“克強經濟學”對資本市場的含義
來源: 證券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進入6月份,資金市場仿佛突然秩序失控。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中隔夜品種從4%起,迅速突破10%、20%、30%,不斷刷新歷史記錄。一時間資本市場人心惶惶。6月24日,恐慌情緒達到高點,…
進入6月份,資金市場仿佛突然秩序失控。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中隔夜品種從4%起,迅速突破10%、20%、30%,不斷刷新歷史記錄。一時間資本市場人心惶惶。6月24日,恐慌情緒達到高點,A股出現大幅下跌。一時間,“錢荒”之聲不絕于耳。
在此背景之下,資本市場紛紛猜測,央行可能已經改變過去予取予求的資金供應模式,從而逼迫金融機構“去杠桿”。而這一反常做法,很可能得到了高層授意。巴克萊銀行率先將這一新的政策動向命名為“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
筆者認為,“克強經濟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政策集合,將重新定義我們的貨幣政策。而這一重新定義,目前還尚未獲得資本市場的完全理解。假以時日,資本市場將根據“克強經濟學”的思路,動態進行調整,從而使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什么是“克強經濟學”?“克強經濟學”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筆者認為,“克強經濟學”代表著新一屆政府對于現階段解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一系列政策。這一政策反映在金融領域,就是在保持金融運行總體穩健的基礎上,調整資金分布的不合理現象,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錢荒”作為一個案例,其目的是給在“資金價格雙軌制”中獲得資金較為容易的一方創造“利率市場化”預期。當大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預期“利率市場化”迫在眉睫之后,在資金的使用方面,將更加注重投向高效率的資產,更加重視風險管理,從而帶動資金的優化配置。
“克強經濟學”在貨幣政策領域有兩個主軸:首先,控制合理的貨幣供應總量。在貨幣供應量連續多年高速增長,面臨較大的M2余額的背景之下,本屆政府在考慮到當前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形勢基本穩定,決定控制好總的流動性。其次,強調利率市場化。李克強總理在多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均強調,要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上由市場決定資金價格,通過貨幣政策引導和市場價格機制將資金資源配置到符合經濟規律的領域中去,配置到具有經濟效率的企業中去。
所謂資本市場所需要適應的“新常態”,也指上述兩種情況?紤]到廉價資金供應時代的結束,一些需要長期資金的項目,例如基礎設施建設,將面臨較大的還債壓力。對于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由于“克強經濟學”嚴禁各種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資,這些領域也將上演新一輪洗牌和并購重組。筆者認為,未來幾年,隨著資本市場逐漸適應“克強經濟學”的“新常態”,各板塊各領域公司估值將面臨重新調整,這一點值得業界重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