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建議中國加大財政刺激力度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29日在北京表示,該組織已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的預期下調至7.75%。此前預計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為8%。利普頓還表示,建議中國視具體情況采取財政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29日在北京表示,該組織已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的預期下調至7.75%。此前預計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為8%。利普頓還表示,建議中國視具體情況采取財政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
中國經濟面臨重大挑戰
利普頓指出,盡管全球經濟疲軟而且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但是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依然可以保持在7.75%的強勁水平。IMF盡管對中國經濟增速作出下調,但是“幅度很小”。此外,隨著近期的信貸擴張會產生效果,而且全球經濟增長在今年下半年也將有所加快,預計中國經濟也會在今年下半年出現溫和加速態勢。預計中國今年年底的通脹水平將在3%左右,對外經常性賬戶順差預計將與去年持平,占GDP的2.5%。
利普頓表示,IMF近期比較看好中國前景,但是中國經濟面臨很多重大挑戰。特別是社會融資總額的增速過快,這種跡象使IMF懷疑最近一些投資的質量,也擔心這會對地方政府以及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利普頓強調,盡管中國在對外再平衡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但是中國的增長過于依賴持續的投資擴張,其中主要是房地產(行情專區)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投資,而二者財務狀況也因此受到影響。同時國內貧富差距加大,環境污染等問題也說明當前的增長模式需要改變。中國也意識到了這些困難和問題,已經宣布要采取一系列的舉措,來應對這些問題。
利普頓稱:“在與我們的對話中,他們(中國政府)強調有意愿推出一系列綜合(行情專區)性改革,使中國未來實現更加均衡、更具包容性、環境友好型的經濟增長。目前來說,即使出現非常負面的國際性事件,中國依然有很多的政策空間和財政能力來加以應對,保持經濟的穩定。”
可考慮加大財政刺激
利普頓建議,中國可以視具體情況出臺一些財政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
他指出,中國政府表示要將改革重點放在金融部門和財政改革上,并采取其它措施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市場體系。當前一個工作重點就是有效地控制社會融資的快速增長,這需要進一步加強審慎監管,尤其是要讓投資者在做投資決定時有更強的問責性。這些政策也許在短期內會對經濟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它可以使經濟轉向更加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利普頓稱,如果中國經濟快速地降溫,建議可以使用預算內的財政盈余來刺激經濟的增長。主要的做法可以側重于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費等措施,這樣可以使經濟實現進一步的再平衡。具體的措施例如可以減少對社保賬戶的繳費,為消費提供補貼,或者是直接針對社保進行定向的支出。他說,財政改革非常重要,是實現再平衡,提升治理水平,加強投資效率的改革議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另外,在匯率方面也需要提高靈活度,這也有助于加快再平衡。與此同時,還需要審慎地逐步地開放中國的資本賬戶。
IMF最新預測報告稱,中國債務總額已經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0%的份額,2012年財政赤字約占GDP的10%。盡管總體來說,目前的債務水平處于完全可控水平,但中國仍需采取措施,逐步減少赤字規模,從中期看只有這樣做才能保證中國有穩定、安全的債務水平。對稅收體系也需要重新進行改革,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應重新調整,使其在收入和支出方面更加平衡。
利普頓還表示,一系列的舉措意味著中國的改革日程充滿挑戰。中國政府已反復強調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意識到必須要果斷地進行新一輪改革,使經濟走上更加均衡、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鑒于中國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國與全球經濟的融合日趨緊密,相信中國一系列的成功,不僅會讓中國受益,也會讓全世界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