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工業利潤增11.4% 實體經濟仍承壓
來源:證券時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前4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610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4%,升幅較前3月回落0.7個百分點。分析人士指出,工業利潤保持低速但穩定的增長,符合最近…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前4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610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4%,升幅較前3月回落0.7個百分點。分析人士指出,工業利潤保持低速但穩定的增長,符合最近我國經濟復蘇的勢頭,但實體經濟仍面臨較大壓力。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于建勛認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總體較為平穩。從數據可以看出,4月份利潤增速與生產和銷售增速基本相當,利潤增速比3月加快主要受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汽車(行情專區)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三個行業的拉動,4月新增利潤金額主要集中在這三個行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統計顯示,4月份,在全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8個行業利潤同比減少,3個行業由去年同期虧損轉為盈利。
從細分行業看,4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增長38.6%,汽車制造業增長12.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44.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2.6%。
“4月份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價格持續下降,發電成本降低。”于建勛指出,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市場需求較好,企業銷售增長較快,尤其是新車型市場銷售較旺。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工業利潤保持低速但穩定的增長,符合最近我國經濟復蘇的勢頭,但實體經濟仍面臨較大壓力。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0.6%,增速低于預期。匯豐采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50.4%,低于3月的51.6%,其中,新出口訂單更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收縮。
此外,4月份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也降低2.6%,環比下降0.6%,顯示實體經濟依然疲弱,而且未來有可能繼續走低。同時,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率只有5.3%,與前3個月基本持平。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歐關系的開拓者和領跑者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