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試點激發改革紅利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報道,上海自貿區試點有望于5月底、6月初完成具體方案并上報國務院,最快今年下半年即可正式掛牌運營。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而自貿區試點建設,應時應地地找準了改革繼續向前推進的突破口…
據報道,上海自貿區試點有望于5月底、6月初完成具體方案并上報國務院,最快今年下半年即可正式掛牌運營。
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而自貿區試點建設,應時應地地找準了改革繼續向前推進的突破口,其預期中的紅利起碼包括:
首先,自貿區試點建設有助于上海率先轉型。這主要體現在:上海人均GDP已經在2008年跨過1萬美元門檻,經濟總量則已經在2009年與2010年分別超過新加坡與香港地區。依據國際經驗,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后,經濟增速將會明顯放緩,如新加坡從10.1%降到5.3%,韓國從9.6%降到5.2%,上海也并無例外地開始進入新一輪發展瓶頸期。
上海率先遭遇的發展瓶頸主要有兩點:其一,上海以往發展模式與國內其他地區并無不同,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區別則在于,經過多年領跑,上海投資密度已經高達每年每平方公里一億元左右,因此,其土地、資源、環境約束已經不允許繼續沿襲投資拉動型發展模式;其二,以上海為代表的先發地區并不能排斥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中的欠發達地區逐漸加入競爭者的行列,更有甚者,伴隨先發地區商務成本不斷上升,其在起步階段因地理位置而擁有的競爭優勢反而會逐漸退化為競爭劣勢。
突破瓶頸的唯一途徑是著力加快轉方式、調結構,轉而注重高級要素的培育和投入。自貿區試點建設正可進一步發揮上海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及進一步撬動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建設相互促進、聯動發展,并且在此過程中,通過以開放促改革,推進上海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全方位的先行開放和管理制度創新。
其次,自貿區試點建設有助于引領中國經濟全面轉型。這主要體現在:作為中國改革開放領頭羊的上海能否順利實現經濟轉型,預示著身處大規模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能否在更大范圍內、更長時期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同地區之間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差異巨大,因此,通過先發地區拉動后發地區遞次起飛的“雁陣模式”仍然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只不過,在中國經濟全力打造升級版的新階段,過去主要通過產業轉移進行聯結的“雁陣模式”,也將相應升級至中心城市輻射外圍城市,以及先行先試地區創新示范與推廣的更高版本,而自貿區試點建設,正合中央對于上海“四個率先”新要求,必有助于推動完善全國一體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
當然,自貿區試點建設必有風險,尤其是在離岸金融監管領域,但是,這就如同若無當年深圳、浦東大膽探索,何來此后全國改革開放大好局面?因此,希望自貿區試點建設不負囑托,砥礪奮進,為中國經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多多激發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