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公布新規:低碳產品統一認證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建立統一的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在這一制度體系內,將實行統一的低碳產品目錄,統一的標準、認證技術規范和認證規則、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昨天下午(3月1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低碳產品…
“建立統一的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在這一制度體系內,將實行統一的低碳產品目錄,統一的標準、認證技術規范和認證規則、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昨天下午(3月1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低碳產品認證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建立我國低碳產品的認證體系的主要內容。
《辦法》規定,從事低碳產品認證的認證機構應當從事碳排放審定或者核查相關工作3年以上,并符合相關部門規章規定,才可以從事低碳產品認證活動。從事這一方面的工作人員,應當熟悉相關認證產品的生產過程、技術標準、認證方案以及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并經國家認證人員注冊機構注冊后,方可從事認證現場核查工作。
此外,國家發改委要求相關的認證機構不得從事認證工作批準范圍內相關的咨詢和產品開發工作。并強調,認證機構可以采用設立風險基金或者投保的形式防范風險,風險基金或者保險金額應當不低于人民幣500萬元。
《辦法》還規定,低碳產品認證證書的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屆滿前,應當依據低碳產品認證規則的規定進行再認證。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次發布的《辦法》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是從低碳產品的使用階段來規范認證,而長期目標應該定為從產品的生命周期來全方位規范認證。“在國際上,碳標示是一個國際共識,而我國在這方面還處在起步階段,所以我們應該制定一個路線圖,這樣來決定今后怎么走,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消費來影響生產。”
《辦法》的出臺填補了這一領域的國內空白,但據記者了解,短期而言對市場的影響或有限。
一位建筑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在建筑領域,涉及低碳產品的部分屬于環保建筑。他表示,低碳產品就建筑行業而言可能對建筑、建材類股票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對現貨市場,短期內作用有限。建筑行業的企業在進行淘汰產能、提升生產線方面需要較長的時間,而目前整個建筑行業都不太景氣,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環保建筑的生產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