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蘇了嗎
來源:人民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歐洲經濟因意大利的信用降級再陷泥潭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傳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美國官方8日發布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2月美國失業率降至7.7%,明顯低于1月7.9%的數值,創下了近4年來的最低…
在歐洲經濟因意大利的信用降級再陷泥潭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傳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美國官方8日發布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2月美國失業率降至7.7%,明顯低于1月7.9%的數值,創下了近4年來的最低紀錄。
該報告的多處細節表明,美國就業形勢改善超出預期,其中2月建筑業的就業增量最為引人注目,工人的整體平均工時都有明顯增長。
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就業增長恰恰出現在“財政懸崖”議案生效初期,這似乎背離了“懸崖”會使美國經濟惡化的普遍看法。不過,有專家指出,恰恰是這股“財政逆風”充當了失業率走低的推手。
從個人層面來說,稅收的提高和社會福利的下降導致家庭預算吃緊,對于無儲蓄意識、習慣高消費的美國人而言,與其節衣縮食,還不如通過掙工資來維持原有的消費需求。因而,選擇就業的人數有所增加。
另據《華盛頓郵報》分析,緊縮政策的逐步落實,使得政府支出、公共稅收方面的不確定性減小。相比于先前雇工時的謹小慎微,如今企業應對政府經濟調控措施的把握更大,著手“招兵買馬”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當然,并非所有人與就業報告持相同觀點!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失業率掩蓋了美國勞動力近年來不斷減少的事實:由于作為分母的勞動力基數變小,失業率的下降并不意味著就業人數的明顯增加。
不過,無論7.7%的失業率是否摻了水分,可以肯定的是,該數據客觀上刺激了美國經濟的回暖,提振了政府及民眾的信心。
眼下,美國人民還沒來得及慶幸之時,新一輪的疑慮甚至恐慌卻悄然泛起。據美國國會預算局預測,3月1日自動減支計劃生效后,全國共將削減約75萬個工作崗位。不少美國媒體擔心,失業率創新低只是乍暖還寒,“大限”恐將再度拖垮經濟。
分析認為,如此悲觀的論調頻頻出現,與美國喜歡一如既往地唱衰自己有關。從近期的一系列經濟數據看來,其實美國經濟比人們預想得更為健康,抗沖擊的能力更強;美國經濟發展的后勁依然充足,遠非美國媒體分析的那樣糟糕?梢灶A見,美國很可能再次充當全球經濟的“領頭羊”,率先走出經濟危機的困局。
正如英國《衛報》的分析所言,雖然自動減支計劃的“沖擊波”不可避免,但美國市場有能力逐步稀釋并吸收“大限”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經濟不大可能遭遇“過山車”似的大起大落,其最終將以強勢而穩健的步伐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