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試點擴容恐將遇冷 難挑地方財政大梁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此前一度被熱議的房產稅試點擴容恐將遇冷。1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財政部調研時表示,從中長期看,有兩項重大的稅制改革要認真研究。一項是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逐步建立起覆蓋住房交易、!
此前一度被熱議的房產稅試點擴容恐將遇冷。
1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財政部調研時表示,從中長期看,有兩項重大的稅制改革要認真研究。一項是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逐步建立起覆蓋住房交易、保有等環節的房地產稅制,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另一項是完善有利于調節收入分配的稅收制度,增強財政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這一對房產稅的表述,被專家認為是對房產稅發展方向的重新思考和設計。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表示,房產稅首先應理清征收目的是什么,“房產稅本身不應以再分配為目的,而應作為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但從目前的稅制設計方案來看,兩地試點具有增收的作用,但并不明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所長任興洲此前也表示,房產稅未來在中國的征收是有必要的,但是首先要搞清楚征收房產稅是為了什么。
房產稅“炒熱遇冷”
自從2011年1月28日房產稅試點在重慶和上海兩市啟動,這一話題一直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坊間信息層出不窮。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多地密集推進存量房信息系統建設的招標工作。截至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經完成該系統建設。此外,去年有不少地方政府派員進京,參加存量房評估技術的培訓,這都被認為是征收房產稅試點的重要準備工作。更有消息稱,2013年房產稅擴大試點范圍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1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汪康表示,因為房地產信息系統不健全,一下子拿出一個房產稅擴大試點的方案并不現實。
實際上,業內對房產稅目前的試點仍存在不少爭議。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并不贊成對住宅保有環節收稅,他認為這并不符合中國國情,應以高檔住房在銷售環節征稅來代替。
“征交易環節稅是增量稅收,高檔房房價是上升的,上升時出售就會有增量,從增量中收稅,比較容易實施也更容易被接受。如果是存量稅收,要有其他的稅后收入來交房產稅,任何一個有房產稅的家庭收入會發生諸多變化,不能夠保證所有人的稅后收入都能夠支撐房產稅。”許善達說。
許善達認為,稅制改革,用增量稅收的辦法要遠遠好于存量稅收。
房產稅難挑地方財政大梁
作為地方稅稅種,房產稅在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賴的方面被寄予厚望。但滬渝兩地試點的財政數據卻顯示,目前房產稅收入尚不足兩地財政收入的零頭。
根據重慶官方消息,2011年,重慶市地方財政收入超過2900億元,而當年房產稅收入約1億元;上海市財政局數據則顯示,2011年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3429.8億元,其中房產稅僅22.1億元。
楊志勇表示,從目前設計來看,房產稅無法承擔補充地方財政的重任,“地方財力不足涉及到的是地方財權與事權的匹配,而目前的房產稅征收方案決定了地方政府很難增加多少收入。”
在兩套房房產稅方案的發展方向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微博)認為,調節高端方面,第一套房可以不征稅,第二套房稅率從低。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的研究員王小廣則仍主張保有環節征稅,他認為現在反對力量太大,主要是因為擁有多套房的官員從個人資產角度來考慮問題。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袁鋼明也持有同樣觀點,認為當前更需要推進的是官員財產公開。
不過,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房產稅未來是用以替代土地出讓金的地方稅源。初期肯定從新購的超面積收起,但是長遠來看,肯定會涉及存量多套房。目前,從地方收入來源來看,土地出讓金的占比很高,而上海及重慶的房產稅收入都非常少,所以后期房產稅擴大化甚至對二套以上全面收取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1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財政部調研時表示,從中長期看,有兩項重大的稅制改革要認真研究。一項是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逐步建立起覆蓋住房交易、保有等環節的房地產稅制,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另一項是完善有利于調節收入分配的稅收制度,增強財政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這一對房產稅的表述,被專家認為是對房產稅發展方向的重新思考和設計。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表示,房產稅首先應理清征收目的是什么,“房產稅本身不應以再分配為目的,而應作為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但從目前的稅制設計方案來看,兩地試點具有增收的作用,但并不明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所長任興洲此前也表示,房產稅未來在中國的征收是有必要的,但是首先要搞清楚征收房產稅是為了什么。
房產稅“炒熱遇冷”
自從2011年1月28日房產稅試點在重慶和上海兩市啟動,這一話題一直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坊間信息層出不窮。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多地密集推進存量房信息系統建設的招標工作。截至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經完成該系統建設。此外,去年有不少地方政府派員進京,參加存量房評估技術的培訓,這都被認為是征收房產稅試點的重要準備工作。更有消息稱,2013年房產稅擴大試點范圍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1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汪康表示,因為房地產信息系統不健全,一下子拿出一個房產稅擴大試點的方案并不現實。
實際上,業內對房產稅目前的試點仍存在不少爭議。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并不贊成對住宅保有環節收稅,他認為這并不符合中國國情,應以高檔住房在銷售環節征稅來代替。
“征交易環節稅是增量稅收,高檔房房價是上升的,上升時出售就會有增量,從增量中收稅,比較容易實施也更容易被接受。如果是存量稅收,要有其他的稅后收入來交房產稅,任何一個有房產稅的家庭收入會發生諸多變化,不能夠保證所有人的稅后收入都能夠支撐房產稅。”許善達說。
許善達認為,稅制改革,用增量稅收的辦法要遠遠好于存量稅收。
房產稅難挑地方財政大梁
作為地方稅稅種,房產稅在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賴的方面被寄予厚望。但滬渝兩地試點的財政數據卻顯示,目前房產稅收入尚不足兩地財政收入的零頭。
根據重慶官方消息,2011年,重慶市地方財政收入超過2900億元,而當年房產稅收入約1億元;上海市財政局數據則顯示,2011年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3429.8億元,其中房產稅僅22.1億元。
楊志勇表示,從目前設計來看,房產稅無法承擔補充地方財政的重任,“地方財力不足涉及到的是地方財權與事權的匹配,而目前的房產稅征收方案決定了地方政府很難增加多少收入。”
在兩套房房產稅方案的發展方向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微博)認為,調節高端方面,第一套房可以不征稅,第二套房稅率從低。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的研究員王小廣則仍主張保有環節征稅,他認為現在反對力量太大,主要是因為擁有多套房的官員從個人資產角度來考慮問題。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袁鋼明也持有同樣觀點,認為當前更需要推進的是官員財產公開。
不過,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房產稅未來是用以替代土地出讓金的地方稅源。初期肯定從新購的超面積收起,但是長遠來看,肯定會涉及存量多套房。目前,從地方收入來源來看,土地出讓金的占比很高,而上海及重慶的房產稅收入都非常少,所以后期房產稅擴大化甚至對二套以上全面收取的可能性都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