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永清種高端菊 再譜新農村綠色產業新篇章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報道,雖然室外寒風凜冽,但位于河北永清縣的溫室大棚內卻暖意融融,期間身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隱沒在一簇簇的菊花里,只因此時正是香菊的收獲期。近年來,永清縣下屬的勝利村逐步…
據報道,雖然室外寒風凜冽,但位于河北永清縣的溫室大棚內卻暖意融融,期間身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隱沒在一簇簇的菊花里,只因此時正是香菊的收獲期。
近年來,永清縣下屬的勝利村逐步褪去舊貌,成為當代新農村建設的典型。
在駛向勝利村的途中,正值寒冬,田里未種莊稼,僅有部分田邊摞著去了皮的玉米。緊接著,車行左前方不遠處出現了一片白墻青瓦的住宅,且均是二層小樓,整齊的排列在一起,給荒蕪的田地平添不少生氣。
村里隨行的管理人員向來參觀的嘉賓介紹,那些住宅正是新落成的勝利村居住區,同時自豪的提到,所有房屋都沒有冒煙,原因在于直接利用當地的地熱供暖,地熱出口溫度達攝氏80度,保證了住戶的供暖。
而在車輛右方的低矮圓頂建筑正是勝利村的沼氣池,上述當地人員介紹,勝利村一共有三個養豬場,豬糞被用作原料制出沼氣,供應當地的用電,于是一個整體屬于綠色生態建設的勝利村就這樣呈現在眼前。
11月28日上午進行了河北(永清)首屆菊花節啟動儀式。永清縣北距天安門60公里,隸屬河北省廊坊市,總人口38.2萬人,位于河北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地處環渤海經濟圈腹地、大北京戰略經濟圈的軸心地帶。
在菊花節啟動儀式上,永清縣領導介紹道,永清縣種植的河北香菊,共分為三期,占地300畝,此次一期合計100畝,引進德國太陽能設備,投資合計超三千萬。
一進菊花所在的溫室大棚,便感到如室內般溫暖,只見或純黃或鑲著紫邊的菊花開遍種植區域,期間不少身著白衣白帽的工作人員正在打理菊花。據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的菊花茶分為八大系列,而這里的“菊花王”是省農科院專利產品,技術來自于大學城,因其營養價值更高,可以說屬于第九系列。
上述工作人員還提到,河北省永清縣勝利新村種植的溫室河北香菊整體采用無污染的種植方法,每年現在的時候便是進入收獲的時期,當地農民利用晴好天氣抓緊采收;而因為九月開花,也可稱其為九月菊。河北香菊兼藥食兩種用途,經烘干處理后單朵菊花的市場價格在10元左右,香菊種植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參觀活動結束后,當地領導介紹,勝利村原本房屋破落,散落在田間,雖然各家都有田地但始終相對落后,直至經過新一屆領導的努力,將勝利村樣貌煥然一新。其間,村領導多次與村民溝通,使村民充分意識到改造后,舊居變新居可以帶來更好的住房,以及擁有更好的就業甚至投資機會。
于是,在使當地居民的住房條件升級后,經整體規劃,剩余的田地將用來進行提高經濟效益的投資,并帶動當地居民一起提高收入水平,這就是現在勝利村菊花大棚的由來,雖然只是一個雛形,但為更美好的未來已打下了一個堅實基礎。
當地領導還提到,目前,勝利村的領導選舉也優先提拔事業有成的村民,因為只有自己富起來才能證明有能力帶領其他村民一起致富。
在永清縣劉街鄉勝利村,以種植“菊花王”為突破口,積極培育發展生態農業、高效農業,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此前,其他媒體報道,近年來永清縣按照“城郊都市型”農業的發展定位,瞄準服務京津市場,發揮恒都美業、綠野仙莊、民盛園等10余個農業園區的引領、示范作用,做大做強永清特色的城郊都市型農業,有效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同時,國家級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全國綠化模范縣、農業部旅游合作示范縣、中國北方最大的胡蘿卜倉儲物流中心……一張張燙金名片,生動詮釋了永清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