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上海利用外資逆勢增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今年前十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3.45%,但東部沿海對境外資本而言仍具吸引力。本報記者近日從上海市統計部門獲悉,2012年1-10月,上海外商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4.84億美元,同比…
盡管今年前十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3.45%,但東部沿海對境外資本而言仍具吸引力。
本報記者近日從上海市統計部門獲悉,2012年1-10月,上海外商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4.84億美元,同比增長21.4%。
“外資的選擇是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上海服務業的提升增強了其對外資的吸引力。”
而據本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沿海地區前十個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趙蓓文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目前世界制造業與服務業相融合的背景下,東部沿海仍是吸引外商投資的高地。
受益產業調整
根據上海市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2012年前十個月,外商在上海直接投資合同金額達190.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4%。
陳維認為,這主要源自服務業的發展,“上海在進行”四個中心“建設,文化及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加快,而外商投資的”抱團效應“由加速了上海產業調整的進程。”
根據統計數據,1-10月,上海服務業合同外資為159.76億美元,占比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的比例超過83.68%。
另據上海本地媒體報道,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緊密相連的租賃和服務業合同外資為47.74億美元,同比增長49.5%。
“盡管上海的土地、商務成本相對周邊地區較高,但是其配套、環境以及中高端的人才優勢仍是吸引外資重要因素。”趙蓓文說。
而這些優勢使得上海的總部經濟在低迷的大環境下得以穩定發展。據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陳先進
介紹,截至今年9月,外商在上海累計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93家,投資性公司259家,研發中心349家。
“上海已經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外資總部最集中的一個城市。”陳先進說。
東部仍是外商投資高地
事實上,由于產業結構的優勢,東部沿海在新一輪的產業轉移中仍保持了相當大的吸引力。
除了上海之外,濱海新區的所在地天津也在利用外資上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天津實際利用外資120.1億美元,同比增長16.23%。
根據廣東省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珠江三角洲地區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也達176.59億美元,增長11.7%。
而江浙地區利用外資也有小幅度的增長。根據江蘇省商務部門的數據,前三季度江蘇實際到賬外資256.5億美元,同比增長3.0%。接近浙江商務系統的人士也透露,最新的數據顯示,浙江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也并未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盡管人口紅利正在減弱,但中國宏觀環境的安全、穩定的吸引力并未減弱。”趙蓓文說。
而據今年上半年上海一項面向外資制造類企業的調查,中國在外資企業眼中,正扮演著“巨大市場”以及“面向亞太和全球出口基地”的雙重角色,中國的投資吸引力更加持久。
“歐美新一輪的工業化戰略中,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仍有向外轉移的趨勢。”趙蓓文說,“而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基礎,恰好可以承接這樣的產業轉移。”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外商在江浙地區的投資會集中在附加值較高的制造業。”浙江省國際經貿研究中心主任張漢東說,“除了勞動力基礎以外,長三角地區的政府治理更為有效率,這對成本不太敏感的高端制造業來講,也極為重要。”
“這樣的趨勢將為東部地區將在新一輪的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中帶來騰籠換鳥的矛盾。”趙蓓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