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開行下調中國GDP增長預期 外需為主要風險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受貨幣緊縮和外需持續疲軟的影響,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亞洲開發銀行(下稱“亞開行”)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同時上調通脹預期。但亞開行認為,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主要來自…
受貨幣緊縮和外需持續疲軟的影響,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亞洲開發銀行(下稱“亞開行”)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同時上調通脹預期。但亞開行認為,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主要來自外部需求,特別是來自歐盟的需求不確定性。
銀行不良貸款率或上升
9月14日,亞開行發布《2011年亞洲發展前景更新報告》(下稱《報告》),該行預計中國今年全年GDP增長9.3%,2012年經濟增長繼續小幅下滑至9.1%。4月,亞開行曾預計中國今明兩年GDP增長分別為9.6%和9.2%。
國內因素方面,亞開行認為,中國在金融危機時采取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導致地方政府債務迅速增加,增大了銀行信貸質量下降的風險。
《報告》稱,按照銀監會的統計,盡管所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目前約為1%,但從中期來看,由于地方政府債務中估計約三分之一為不良貸款,因此該不良貸款率未來會上升幾個百分點。
但亞開行認為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主要來自外部需求,特別是來自歐盟的需求不確定性。
《報告》指出,受主要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長低迷的影響,外部需求將低于4月份時的預測。2011年下半年,商品出口增長率將比上半年有所放緩,但在2012年受主要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長率和世界貿易有所好轉的影響,貨物出口增長有望重拾升勢。實際凈出口可能對2011年GDP增長的貢獻較小。
亞開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要比美債大,畢竟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他還表示,由于外需疲弱,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需要內需和投資補充,包括保障房建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農田水利的建設等公共投資,今年以來的個稅改革和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將對中國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上調中國通脹預期
在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的同時,亞開行也上調了中國通脹預期。
亞開行認為,由于上半年食品價格漲幅高于預期,預計2011年全年通脹率平均將達到5.3%,高于先前預測的4.6%。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8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2%,較7月同比漲幅回落0.3個百分點。
亞開行預計,在2011年剩余的幾個月內食品價格漲幅將適度回落。《報告》稱,考慮到秋糧有望豐收、豬肉供應好轉以及去年年底通脹上升造成的基數效應減弱,預計在2011年剩余的幾個月內食品價格漲幅將適度回落。
對于2012年的通脹率,亞開行表示,考慮到全球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趨緩的影響,仍維持4.2%的預測。人民幣的穩步升值也將有助于抑制通脹,但惡劣天氣因素或其他潛在的糧食供應中斷風險,有可能使上述通脹率預測值偏離實際水平。
對于下一步貨幣政策的走向,莊健持觀望態度,他表示,目前內外形勢復雜,歐美爆發的債務危機使得外需存在不確定性;國內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雖然CPI有開始下降的趨勢,但是不應急于出臺新的貨幣政策,目前是觀察期,前幾個月的政策再加上近期要求銀行上繳保證金存款,實際上貨幣政策還是比較緊的,現在推出新政策的迫切性不是那么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銀行不良貸款率或上升
9月14日,亞開行發布《2011年亞洲發展前景更新報告》(下稱《報告》),該行預計中國今年全年GDP增長9.3%,2012年經濟增長繼續小幅下滑至9.1%。4月,亞開行曾預計中國今明兩年GDP增長分別為9.6%和9.2%。
國內因素方面,亞開行認為,中國在金融危機時采取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導致地方政府債務迅速增加,增大了銀行信貸質量下降的風險。
《報告》稱,按照銀監會的統計,盡管所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目前約為1%,但從中期來看,由于地方政府債務中估計約三分之一為不良貸款,因此該不良貸款率未來會上升幾個百分點。
但亞開行認為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主要來自外部需求,特別是來自歐盟的需求不確定性。
《報告》指出,受主要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長低迷的影響,外部需求將低于4月份時的預測。2011年下半年,商品出口增長率將比上半年有所放緩,但在2012年受主要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長率和世界貿易有所好轉的影響,貨物出口增長有望重拾升勢。實際凈出口可能對2011年GDP增長的貢獻較小。
亞開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要比美債大,畢竟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他還表示,由于外需疲弱,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需要內需和投資補充,包括保障房建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農田水利的建設等公共投資,今年以來的個稅改革和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將對中國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上調中國通脹預期
在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的同時,亞開行也上調了中國通脹預期。
亞開行認為,由于上半年食品價格漲幅高于預期,預計2011年全年通脹率平均將達到5.3%,高于先前預測的4.6%。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8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2%,較7月同比漲幅回落0.3個百分點。
亞開行預計,在2011年剩余的幾個月內食品價格漲幅將適度回落。《報告》稱,考慮到秋糧有望豐收、豬肉供應好轉以及去年年底通脹上升造成的基數效應減弱,預計在2011年剩余的幾個月內食品價格漲幅將適度回落。
對于2012年的通脹率,亞開行表示,考慮到全球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趨緩的影響,仍維持4.2%的預測。人民幣的穩步升值也將有助于抑制通脹,但惡劣天氣因素或其他潛在的糧食供應中斷風險,有可能使上述通脹率預測值偏離實際水平。
對于下一步貨幣政策的走向,莊健持觀望態度,他表示,目前內外形勢復雜,歐美爆發的債務危機使得外需存在不確定性;國內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雖然CPI有開始下降的趨勢,但是不應急于出臺新的貨幣政策,目前是觀察期,前幾個月的政策再加上近期要求銀行上繳保證金存款,實際上貨幣政策還是比較緊的,現在推出新政策的迫切性不是那么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