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信貸和M2齊走低 或通過升值實現調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吸收存款越來越困難,一些傳統的放貸渠道也受到限制,上半年,商業銀行的日子越來越艱難。7月份,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貸款僅增長了4926億元,和增速為14.7%的廣義貨幣(M2)雙雙創下年內低點。信貸…
吸收存款越來越困難,一些傳統的放貸渠道也受到限制,上半年,商業銀行的日子越來越艱難。7月份,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貸款僅增長了4926億元,和增速為14.7%的廣義貨幣(M2)雙雙創下年內低點。信貸增長遠低于此前機構的預期。
一位經濟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央行調控基本取向不會變,但由于海外的經濟形勢也不太樂觀,三季度可能不會再加息或提存準率,有可能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實現調控目的。
信貸增長仍屬平穩
7月M2余額77.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7%,比上月末低1.2個百分點,這同時也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
“主要是存款環比減少較多。”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表示。7月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6687億元。他認為,這是由于6月末銀行沖季度時點,理財產品轉為存款,7月開始存款又大量轉為理財產品。“7月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很高。”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零售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這種理財產品和存款之間的轉換在銀行中是很普遍的做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由于信貸資源緊張,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有商業銀行推出了超短期貸款,比如一筆100萬的貸款,可以在7天內完成一次借款還款,對一筆貸款收取利息的次數大為提高,而這種貸款利率一般較高。
事實上,銀行的短期貸款增速正在超越長期貸款,7月數據顯示,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315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31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42億元。
從總量上來看,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26億元,同比少增252億元,也是年內增量最少的一個月份,低于此前各機構給出的5500億元到6500億元的預期。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付立春認為,7月信貸量的減少,主要是由于銀行信貸的傳統項目,包括房地產貸款、地方融資平臺等都受到了嚴厲的監管,一方面有監管部門地指引,一方面銀行也在主動地收縮,以前對銀行來說是優質的貸款渠道,現在的放貸都變得很謹慎。
渣打銀行則預計,2011年貸款總額將達8萬億~8.5萬億元人民幣。
調控基本趨勢不變
日前,標普調低美國信用評級,引發全球股市的恐慌,中國外儲安全飽受爭議。通貨膨脹的形勢也似有好轉的跡象,央行貨幣政策似乎有越來越多的理由要出現“松動”。
但是,付立春認為,主權信用危機很可能是一場醞釀之中的新的金融危機,對其影響不能低估,但也不能過分夸大,“貨幣政策肯定是不能放松的,至少不能刻意地將貨幣政策轉為放松,而應該堅持穩健,在某些時點稍為寬松。否則中國對經濟結構的調整所做的努力將前功盡棄。”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貨幣政策或將進入一段觀察期,未來緊縮的貨幣政策會暫停一段時間,至少在三季度內不會再加息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海外的經濟形勢不太樂觀,如果延續到四季度的話,可能當季政策會略為放松。“三季度以內可能會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來實現緊縮的目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一位經濟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央行調控基本取向不會變,但由于海外的經濟形勢也不太樂觀,三季度可能不會再加息或提存準率,有可能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實現調控目的。
信貸增長仍屬平穩
7月M2余額77.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7%,比上月末低1.2個百分點,這同時也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
“主要是存款環比減少較多。”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表示。7月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6687億元。他認為,這是由于6月末銀行沖季度時點,理財產品轉為存款,7月開始存款又大量轉為理財產品。“7月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很高。”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零售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這種理財產品和存款之間的轉換在銀行中是很普遍的做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由于信貸資源緊張,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有商業銀行推出了超短期貸款,比如一筆100萬的貸款,可以在7天內完成一次借款還款,對一筆貸款收取利息的次數大為提高,而這種貸款利率一般較高。
事實上,銀行的短期貸款增速正在超越長期貸款,7月數據顯示,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315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31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42億元。
從總量上來看,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926億元,同比少增252億元,也是年內增量最少的一個月份,低于此前各機構給出的5500億元到6500億元的預期。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付立春認為,7月信貸量的減少,主要是由于銀行信貸的傳統項目,包括房地產貸款、地方融資平臺等都受到了嚴厲的監管,一方面有監管部門地指引,一方面銀行也在主動地收縮,以前對銀行來說是優質的貸款渠道,現在的放貸都變得很謹慎。
渣打銀行則預計,2011年貸款總額將達8萬億~8.5萬億元人民幣。
調控基本趨勢不變
日前,標普調低美國信用評級,引發全球股市的恐慌,中國外儲安全飽受爭議。通貨膨脹的形勢也似有好轉的跡象,央行貨幣政策似乎有越來越多的理由要出現“松動”。
但是,付立春認為,主權信用危機很可能是一場醞釀之中的新的金融危機,對其影響不能低估,但也不能過分夸大,“貨幣政策肯定是不能放松的,至少不能刻意地將貨幣政策轉為放松,而應該堅持穩健,在某些時點稍為寬松。否則中國對經濟結構的調整所做的努力將前功盡棄。”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貨幣政策或將進入一段觀察期,未來緊縮的貨幣政策會暫停一段時間,至少在三季度內不會再加息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海外的經濟形勢不太樂觀,如果延續到四季度的話,可能當季政策會略為放松。“三季度以內可能會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來實現緊縮的目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上一篇:電力供需緊張狀況有所緩解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