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亞洲經濟占全球“半壁江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亞洲開發銀行在5月4日發布的《亞洲2050:實現亞洲世紀》的報告中表示,到2050年,亞洲經濟總量或將占到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1%,約較當前27%的份額翻一番,但前提是亞洲國家能夠處理好…
亞洲開發銀行在5月4日發布的《亞洲2050:實現亞洲世紀》的報告中表示,到2050年,亞洲經濟總量或將占到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1%,約較當前27%的份額翻一番,但前提是亞洲國家能夠處理好政策、制度和政府治理中的關鍵問題。
中印將成領頭羊
亞洲開發銀行在這份專門為該行年會中的各國官員論壇而準備的報告中表示,亞洲正處于真正意義上的歷史轉折點上,如果該地區能夠保持現有的增長軌跡,那么亞洲的經濟產出規模將在未來40年內增至全球總額的一半,即由2010年16萬億美元增加至2050年的148萬億美元。
報告還表示,中國、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七國將引領亞洲的經濟增長。這七個國家的GDP總量在2010年約為14.2萬億美元,相當于亞洲GDP總額的87%;總人口為31億人,約相當于亞洲人口總量的78%。到2050年,七國預計GDP總額占亞洲GDP的比重將升至90%,人口比例則降至73%。
報告還預計,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七國的人均GDP屆時將達到4.58萬美元,比屆時全球平均水平(3.66萬美元)高出25%。
報告指出,如果上述七國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亞洲約有30億人將能夠提前一代人的時間享受到經濟繁榮的果實。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為世界上超過一半人口的居住地,亞洲必然面臨大規模的城市化和人口結構變化浪潮。亞行預計,到2050年,亞洲的城市人口將由目前的16億人增加至31億人。
避免出現“中等收入陷阱”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報告序言中表示,亞洲各國需消除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的不平等現象,減輕資源爭奪引發的環境惡化問題,并避免出現“中等收入陷阱”。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國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因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黑田東彥建議,為應對上述挑戰,亞洲各國政府應當制定大膽且創新的國內政策,并探討本地區乃至全球合作的途徑。他說:“以往在亞洲處于低收入、資本稀缺階段時實施的政策在當時可能奏效,但不大可能會在今天或未來繼續發揮效力。”
亞行在報告中則指出,為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所謂“亞洲世紀”,亞洲各國須建立本國行動、區域內協作和全球化進程三個層次相統一的戰略框架。具體而言,各國政府須優先處理好以下政策事項:包容性增長、金融系統改革、大規模城市化進程管理、能源與資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創業家精神、創新能力和技術的發展、政府治理與機制建設以及社會福利進步等。
亞行還表示,為了發掘亞洲全部潛力,區域內合作和融入全球一體化進程同樣變得更加重要。例如,亞洲各國應當在全球性問題上進行更多更深的協作以提高本地區話語權,同時努力消除本地區的貿易壁壘,并在技術發展等領域展開合作。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印將成領頭羊
亞洲開發銀行在這份專門為該行年會中的各國官員論壇而準備的報告中表示,亞洲正處于真正意義上的歷史轉折點上,如果該地區能夠保持現有的增長軌跡,那么亞洲的經濟產出規模將在未來40年內增至全球總額的一半,即由2010年16萬億美元增加至2050年的148萬億美元。
報告還表示,中國、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七國將引領亞洲的經濟增長。這七個國家的GDP總量在2010年約為14.2萬億美元,相當于亞洲GDP總額的87%;總人口為31億人,約相當于亞洲人口總量的78%。到2050年,七國預計GDP總額占亞洲GDP的比重將升至90%,人口比例則降至73%。
報告還預計,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七國的人均GDP屆時將達到4.58萬美元,比屆時全球平均水平(3.66萬美元)高出25%。
報告指出,如果上述七國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亞洲約有30億人將能夠提前一代人的時間享受到經濟繁榮的果實。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為世界上超過一半人口的居住地,亞洲必然面臨大規模的城市化和人口結構變化浪潮。亞行預計,到2050年,亞洲的城市人口將由目前的16億人增加至31億人。
避免出現“中等收入陷阱”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報告序言中表示,亞洲各國需消除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的不平等現象,減輕資源爭奪引發的環境惡化問題,并避免出現“中等收入陷阱”。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國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因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黑田東彥建議,為應對上述挑戰,亞洲各國政府應當制定大膽且創新的國內政策,并探討本地區乃至全球合作的途徑。他說:“以往在亞洲處于低收入、資本稀缺階段時實施的政策在當時可能奏效,但不大可能會在今天或未來繼續發揮效力。”
亞行在報告中則指出,為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所謂“亞洲世紀”,亞洲各國須建立本國行動、區域內協作和全球化進程三個層次相統一的戰略框架。具體而言,各國政府須優先處理好以下政策事項:包容性增長、金融系統改革、大規模城市化進程管理、能源與資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創業家精神、創新能力和技術的發展、政府治理與機制建設以及社會福利進步等。
亞行還表示,為了發掘亞洲全部潛力,區域內合作和融入全球一體化進程同樣變得更加重要。例如,亞洲各國應當在全球性問題上進行更多更深的協作以提高本地區話語權,同時努力消除本地區的貿易壁壘,并在技術發展等領域展開合作。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越南面臨“脫水期” 下一篇:巴西將繼續加息對抗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