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本面給力 印尼評級獲上調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際知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1月17日宣布,上調印尼政府本外幣債務信用評級,從Ba2上調至Ba1,評級展望為“穩定”,因印尼整體經濟開始回暖,且政府對公共債務調控得當。 同日,英國《金融時…
國際知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1月17日宣布,上調印尼政府本外幣債務信用評級,從Ba2上調至Ba1,評級展望為“穩定”,因印尼整體經濟開始回暖,且政府對公共債務調控得當。
同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金磚四國”(BRICs)概念首創者高盛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表示,計劃將墨西哥、韓國、土耳其和印尼,與“金磚四國”一起納入所謂的“成長型市場”,以重新定義“新興市場”。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對于新興經濟體而言,其發展勢頭強勁,但發達經濟體卻每況愈下,兩者形成了強烈對比。然而,如何控制通脹等威脅,也將成為新興經濟體近來面臨最大的挑戰。
印尼率先實現經濟復蘇
穆迪表示,該機構已在上月將印尼主權債信評級列入可能上調的名單,因為印尼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率先實現經濟復蘇,該國政府和外部債務狀況已得到改善。
穆迪副總裁兼印度尼西亞主權評級分析師米特拉表示:“目前印尼國內消費市場堅挺,為該國經濟提供良好支持。該國的國內政治和結構調整也在以一種合理的、漸進的步伐進行,使得外國直接投資日益增長。另外,與同評級國家相比,印尼政府的債務狀況和外儲規模走在了逐步改進的軌道上。”
不過,米特拉同時強調,印尼經濟正在面對日漸升溫的“雙重威脅”,即通貨膨脹和投機性資本流入。
受益于內需的持續旺盛,印尼成為后金融危機時期表現最好的東南亞經濟體之一。據世界銀行最新預測數據,印尼2010年的經濟增速達5.9%,2011年和2012年的經濟增長率有望擴大至6.2%和6.5%。
不過,由于近期國際糧食供應沖擊和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印尼國內通脹局勢持續上揚,印尼央行日前預計,該國2011年總體通脹率或高達6%,核心通脹率將低于5%。另外,受熱錢流入等因素影響,印尼股市2009年和2010年漲幅分別高達90%和46%,成為亞洲最火熱的股市之一,但這也引起了關于資產泡沫膨脹和崩潰的擔憂。
高盛推出“成長型市場”概念
由于新興經濟體增長勢頭強勁,在2001年曾創造性地提出了“金磚四國”概念的高盛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表示:“在新興市場世界,任何一個占全球GDP比例達到1%以上并且具備上升潛力的經濟體,都理應受到重視。”此前,他曾表示,“新興市場”所包含的國家太廣泛,經濟前景參差不齊,因而這個詞已經“不實用”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奧尼爾此次推出的“成長型市場”概念的篩選方法將采用新的指標,比如國內生產總值(GDP)、企業營收增長以及資產回報率波動性。而以名義值計算,“新入圍”的墨西哥和韓國各占全球GDP的1.6%;土耳其和印尼分別占1.2%和1.1%;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GDP的9.3%;而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合計占8%。
對此,《金融時報》分析稱,“金磚四國之說經常被認為是一種金融集團營銷的把戲。然而,這個問世9年多的詞語卻催生了形形色色的政府峰會、投資基金和商業策略,并有一大批國家渴望加入這個集團。”
不過,奧尼爾此次“舊瓶裝新酒”,可能不會得到足夠的關注。這9年間,有關新興經濟體的各種概念層出無窮,如匯豐創造出“靈貓六國”(CIVETS)一詞,即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西班牙對外銀行近來則積極推銷“新興領軍經濟體”(EAGLEs)概念。因此,相對于“金磚”這個已經深入人心的概念,奧尼爾此次推出的新概念顯得略微有些“噱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