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印鈔機再開 歐洲、英國央行按兵不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蓄勢兩個多月后,11月3日,美聯儲終于再次開動印鈔機,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而在其公布決定后的33個小時內,又有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先后宣布利率決定。 美聯儲宣布,將…
蓄勢兩個多月后,11月3日,美聯儲終于再次開動印鈔機,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而在其公布決定后的33個小時內,又有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先后宣布利率決定。
美聯儲宣布,將從現在到明年6月共計購買6000億美元公債,即每月購買750億美元,同時繼續將第一輪所購1.7萬億美元債券到期回籠資金進行再投資。這意味著在此期間美聯儲還會再購買1500-3000億美元公債。
11月4日,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相繼宣布維持指標利率分別在0.5%和1%不變。同時,英國央行宣布維持2000億英鎊的資產購買規模不變,歐洲央行亦未透露將退出刺激政策。
日本央行勢必亦將啟動量化寬松政策。由于日本央行上月已宣布一項規模為5萬億日元(約合62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并將原定于11月中旬召開的政策會議提前至4-5日舉行,因此市場預期11月5日日本央行即便不擴大資產購買規模,亦將宣布啟動該計劃。
“流動性泛濫”的初衷
在宣布QE2的同時,美聯儲還表示維持利率在0-0.25%的水平不變。
“美聯儲購買資產的規模略高于市場此前預期的5000億美元,但實行的時間段比市場原來預期的六個月要長。因此,美聯儲的決定可以說基本符合市場預期。”荷蘭合作銀行駐亞洲宏觀分析師Adrian Foster表示。
盡管如此,外匯市場依然上演了一出過山車行情。此前,美元指數反彈并在76.70附近徘徊,決議公布后美元指數幾乎直線下滑至76.22,之后快速拉升并創出單日新高,但隨后繼續走弱。截至4日北京時間17:50已跌破76關口。
“美元仍有下行壓力。短期看來,量化寬松支持美元繼續貶值。但因美聯儲政策或多或少符合市場預期,貶值將逐步有序進行。”巴克萊資本當日發布的報告認為。
與QE2“立竿見影”地引發美元下跌不同,分析師普遍認為其未必會有助于刺激實體經濟。Foster就懷疑美聯儲的額外刺激能夠對提振國內需求起到多大作用。“經濟復蘇遲緩的原因是消費者在之前多年累積的債務,美國經濟必將面臨著長期調整。”他說。
“不管是財政還是貨幣刺激政策,本來都應是反周期的。美國經濟已有些起色,何不等到經濟重新下滑時再來刺激?美聯儲可能認為與其坐等,不如先采取行動,期望這么做或許會有好結果。”Foster表示。
未雨綢繆,或許正是美聯儲推出QE2的初衷。“目前美國面臨的更大風險來自失業率居高不下,且通脹數據處于令人不安的低水平上。通脹太低會給經濟帶來風險,尤其是當經濟處境艱難的時候。最極端情況下,過低通脹會演變成通縮,進而導致經濟長期遲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3日在華盛頓郵報撰寫評論文章表示。
在宣布6000億美元資產購買計劃的同時,美聯儲還在聲明中表示,將定期評估購買資產計劃的速度和規模,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很明顯,如果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沒有看到經濟前景有足夠進展,仍可能進一步采取行動。”摩根大通首席美國分析師Michael Feroli稱。
日央行或啟動QE
QE2引發美元下跌的同時,歐元和英鎊節節高升。
歐元兌美元一度漲至九個月高點1.4179美元,11月4日進一步升破1.42。自6月初以來,歐元兌美元已上漲17%,花旗集團預計年底前將攀升至1.44。英鎊兌美元在美聯儲公布決議后亦漲至九個月高點1.6165,在英國央行4日公布利率決議后進一步上沖至1.62上方,觸及1.6230。
歐元走高令仰賴出口拉動復蘇的歐元區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會暫緩從刺激性措施中退出。歐洲央行目前向銀行提供無限制的一周期至三個月期資金,該措施將在明年1月中旬到期,此外從今年5月起歐洲央行亦開始購買歐元區國家債券。
4日,歐洲央行宣布維持指標利率在1%不變。英國央行亦維持利率不變,同時宣布維持2000億英鎊的資產購買規模不變。從去年3月至今年1月,英國央行已通過購買資產向市場注入2000億英鎊。
此前市場預期英國進一步放寬政策的可能性沒有美國那么大,因英國經濟形勢更好。目前,英國失業率為7.7%,較美國低約兩個百分點,而通脹為3.1%,較美國高兩個百分點。
“英國經濟最近回升,通脹率仍然高于1-3%的目標區間。因此,我們認為英國央行不會改變政策。真正有意思的是委員的投票情況,很可能與上次會議一樣仍然是分成三派,不過這要到幾周后英國央行會議記錄公布時才能得知。”Foster表示。
與歐元區和英國相比,日元上漲給日本央行帶來的壓力或許更大。而美國國債的主要外部持有人恰恰就是新興市場和日本。
4日,日元兌美元在短暫回落后再次接近記錄高點。花旗集團分析師表示,美元兌日元下行空間依然巨大,短期內可能跌破歷史低位79.75。
日元上漲可能加劇日本的通縮,令日本央行推出資產購買計劃更顯急迫。市場人士認為,日本央行提早召開會議令其可在美聯儲決定后迅速采取行動,日元升值的速度也會影響央行決定,不過除非11月5日前日元急劇上漲,否則日本央行應當會維持原計劃不變。
日本以外的其它亞洲國家則更多地面臨美元貶值所帶來的資本流入和通脹壓力。在QE2公布之前,印度和澳大利亞央行均已于11月2日宣布加息以抑制國內通脹,而11月4日亞洲貨幣再次全線上漲,亞洲國家亦做出反應。韓國企劃財政部稱將積極考慮對資本流動施加控制;泰國財政部長則表示,亞洲各國央行將保持密切聯系,并在必要時共同打擊貨幣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