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各國經貿官員:善用自貿區政策 實現合作共贏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10月19日至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一些來自東盟各國的經貿官員表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區域內各國應善用自貿區政策,實現合作共贏。 菲律賓貿工部國際…
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10月19日至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一些來自東盟各國的經貿官員表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區域內各國應善用自貿區政策,實現合作共贏。
菲律賓貿工部國際展覽中心執行總裁隆德絲•麥迪琳說:“我們現在越來越認識到善用政策的重要性,很多自貿區的優惠政策都等著我們去充分挖掘和利用,這樣必然能形成一個雙贏的結果。”
在10月18日至11月9日期間,來自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9個國家的20名政府官員將就中國-東盟自貿區有關法律問題進行探討,并將提出對策與建議,為中國與東盟構建一個和諧共存、互利共贏的法律環境。
緬甸聯邦商務部部長丁乃登指出,雖然中國與東盟經貿發展迅猛,但是目前中國與東盟,特別是中國與緬甸仍缺乏一個有效的溝通與對話平臺,信息資源不能有效的共享。他希望能夠利用自貿區現有的各項政策,搭建雙方之間有效的對話機制。
在此間正在舉行的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東盟10國使用展位達1178個,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6個東盟國家獨立包館參展,文萊、柬埔寨、菲律賓、新加坡展位數較上屆有所增加。
馬來西亞公共工程部建筑發展局局長韓查•哈山指出,在當今全球化的趨勢下,交流和合作能夠讓各國獲得共贏,在自貿區的建設過程中,各國應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
“要想東盟各國企業了解政策,必須先讓各國的經貿官員更深刻地理解政策,”鄭軍健說,“我們在此前也曾邀請相關領域的官員和專家為各國的學員授課。如何善用自貿區政策,現在已成各國經貿官員的一堂‘必修課’”。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如期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啟動后,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之前的9.8%降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