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援助方案:西班牙銀行業的“創可貼”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7月20日舉行的歐元區財長會就援助西班牙銀行業方案達成一致,歐元區將向西班牙銀行業提供至多1000億歐元援助。此前歐盟峰會還同意建立歐元區銀行業聯盟,設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在此基礎上…
7月20日舉行的歐元區財長會就援助西班牙銀行業方案達成一致,歐元區將向西班牙銀行業提供至多1000億歐元援助。此前歐盟峰會還同意建立歐元區銀行業聯盟,設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在此基礎上允許救助基金直接重組成員國銀行、購買成員國國債。上述措施對市場起到一定提振作用,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從7%以上的歷史高位有所回落。
不過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信貸風險及銀行業專家馬克斯·布魯徹認為,上述措施的確降低了短期內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但并非根治西班牙危機的“靈丹妙藥”,救助方案將使西班牙政府在原本已債臺高筑的情況下繼續積累債務負擔。此外向某種形式的銀行業聯盟和更緊密的財政聯盟演變都是前景未卜的長期改革,目前僅邁出了漫長旅途中的第一步而已。
救助西班牙方案是“創可貼”
中國證券報:歐元區1000億歐元救助西班牙方案是否足以應對該國銀行業危機?
布魯徹:根據獨立審計機構估算,目前支撐西班牙銀行體系所需的資金缺口約為620億歐元,雖并未達到令人恐懼的地步,但這個數字對西班牙的公共財政而言仍是致命威脅。更糟糕的是,620億歐元的估算很可能偏于樂觀,針對西班牙銀行業的徹底評估結果即將發布,業界擔心最終所需資金可能會超過2000億歐元。
歐元區財長會要求西班牙成立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即“壞賬銀行”,專門吸收來自問題銀行的不良資產。剝離不良資產后,相關銀行將進行資本或結構重組。但關鍵在于西班牙政府的行動速度是否夠快,以及救助計劃規模是否足夠大。從市場表現來看,目前市場對援助西班牙銀行業方案能否完全應對危機仍持懷疑態度。
此外,在歐元區救助基金獲準直接重組成員國銀行前,救助成本最終仍需由西班牙政府承擔。這意味著西班牙銀行業救助方案僅是一張“創可貼”,無法解決該國政府債臺高筑的財政困境,反而將進一步加重該國債務負擔。
中國證券報:西班牙申請全面救助的風險幾何?
布魯徹:西班牙銀行業問題的根源在于,銀行因在房地產泡沫時期將大量貸款發放給房產開發商而積累了巨額風險敞口。當自身資金來源緊張時,西班牙銀行業大幅削減了面向潛在購房者的貸款額度,造成了房地產市場崩潰和開發商破產,房地產業的崩盤又反過來拖累發放了大量房地產貸款的銀行業陷入深淵。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必須迅速對銀行體系進行清理,與其等待房地產市場復蘇,不如立即關閉失去清償能力的銀行。但迄今為止,西班牙政府在此方面一直表現得猶豫不決,假如不對銀行體系迅速采取行動,西班牙就無法恢復經濟增長,主權債務問題必將持續惡化,最終不得不請求全面援助。
西班牙危機的嚴重性在于該國經濟規模巨大,以及在歐元區內的“傳染”風險。假如西班牙破產,意大利隨后也將倒下,并引發一系列嚴重的連鎖反應。相比之下,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發生的一切都只是“小兒科”。
歐洲一體化進程行至十字路口
中國證券報:如何評價允許歐元區救助基金直接注資成員國銀行這項措施?
布魯徹:歐盟峰會決定,將拯救銀行體系所需的救援資金計入歐洲穩定機制(ESM)的資產負債表,這是一項有益的舉動。從長遠來看,這意味著歐元區成員國政府不用再為該國銀行業救援行動提供資金。最終,歐盟也將通過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管理救援資金。但這在短期內難以實現,可能在長達數年的時間內,西班牙政府仍須承擔重組該國銀行系統的成本。
中國證券報:對歐洲統一貨幣體系未來發展前景有何展望?
布魯徹:盡管沒有正式聲明,但歐洲領導人事實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識,即一個更緊密的財政聯盟是必需的。歐元區內強大的相互依存關系容易導致金融傳染和溢出效應。從希臘開始的債務危機發展至今表明,在緊密的經濟聯盟環境下,一個國家的問題須以超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來解決。這場危機可以被用來克服傳統的主權國家、國家利益等概念,創建一個更統一、更強健的歐盟。歐洲一體化進程已走到一個更加重要的十字路口。真正的問題是他們究竟有多大的決心,行動速度又會如何。
“富裕”的歐洲國家對陷于困境的高負債國施展援手是一種犧牲,這意味著受援國也須展現出承受痛苦和犧牲的意愿來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并讓渡一定的權利以根除道德風險,這也是走向財政、政治一體化的必須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