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愛爾蘭公投:歐盟財政契約料將通過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5月31日,陰,有雨。走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街頭,滿大街的宣傳海報上,充斥著巨大的標語——yes或no。這是關乎歐盟財政契約的二選一,決定著愛爾蘭人能否得到歐盟的繼續援助。愛爾蘭總理肯尼…
5月31日,陰,有雨。
走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街頭,滿大街的宣傳海報上,充斥著巨大的標語——“yes”或“no”。這是關乎歐盟“財政契約”的二選一,決定著愛爾蘭人能否得到歐盟的繼續援助。
愛爾蘭總理肯尼所在的統一黨,積極鼓勵民眾投贊成票,號召大家一起收緊褲腰帶,確保在需要時可以獲得援助;另一方面,反對黨新芬黨則大力鼓動民眾投反對票,高呼刺激經濟增長才是愛爾蘭的當務之急。
上午9點過后,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前來投票的民眾漸漸多了起來。在投票站遇上的一位當地市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盡管有310萬人登記投票,但估計真正來投的也就是其中的50%到60%,投票人數不會超過全國大選。
公投會持續到當地時間晚上10點,民調顯示,“財政契約”料將以60%左右的贊成率獲得通過。不過,考慮到愛爾蘭人有在公投中搖擺的記錄,截至記者發稿時的投票率也較低,因此結果還存在一定變數。
“不想什么都聽德國人的”
盡管號稱會有60%左右的愛爾蘭人投贊成票,但并不是所有選民都清楚自己為什么要選“yes”。有都柏林市民告訴本報記者:“總理說了,我們不得不投贊成票。”
另一方面,在經歷了四年的節衣縮食后,不少愛爾蘭人已經變得不耐煩了。一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他肯定會投否決票,因為他不想再什么都聽德國人的了。
持這種觀點的,絕不僅僅是這名普通的司機。愛爾蘭經濟學家、都柏林大學奎恩商學院教授卡赫·布魯哈(CathalBrugha)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的德國就相當于美國,法國就相當于加拿大,其他的歐洲國家,則和南美國家差不多。
就在昨日清晨,愛爾蘭議會所在的倫斯特大樓門前,被人放了一塊寫著“德國議會”(Bundestag)的示威牌,牌子上面德國議會的標志性logo“胖鷹”格外醒目。
歐盟新“財政契約”在歐洲又被稱為“默克爾的契約”,這正是反對者反對德國“家長式”做派的緣由。正如新芬黨領袖格里·亞當斯(GerryAdams)所言,愛爾蘭人民應維護自身利益,對歐盟財政契約堅決說不。
海外媒體評論稱,這場公投反映出愛爾蘭人的矛盾情緒:一方面,四年的緊縮政策并未成功,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在14.4%左右,選民越來越傾向于左派新芬黨;另一方面,對失去歐盟資金援助及其后果的恐懼,也將主導此次公投。
愛爾蘭無法拒絕財政契約
針鋒相對的是,肯尼則警告國民,如對財政契約說不,將直接提高愛爾蘭的國際借貸成本。
更重要的是,對于愛爾蘭而言,如公投否決財政契約,將令愛爾蘭無法取得歐洲穩定機制(ESM)的信貸援助。因為通過財政契約是得到ESM支持的前提。
目前,過去一個月所有的民意調查都表明,大多數人決定將票投給更嚴格的財政契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愛爾蘭投票拒絕歐盟前兩個條約前,民調也是積極向上的。
正如愛爾蘭財政部長努南所擔憂的那樣:“我們這個國家歷史悠久的公投,經常在最后時刻發生搖擺,因此政府絕不會自滿。”
不過,根據歐盟有關規定,只要有12個國家通過,財政契約就可以生效,而此前支持這一契約的國家已經遠遠超過12個,因此愛爾蘭公投的決定不會影響到契約的實施。
事實上,否決財政契約對愛爾蘭自身的傷害將會極大:其目前的援助計劃將在2013年底結束,而接下來則需要ESM的資金進行救助。與此同時,否決票也將繼續耗損市場對于歐元區的信心。
在過去三年中,愛爾蘭擁有歐盟國家中最嚴重的赤字:2009年為14%,2010年為31.2%,去年則為13.1%。預計該國赤字將在2015年或2016年才能回到占GDP3%的水平。
而為阻止席卷全歐的銀行業危機,愛爾蘭將銀行國有化,吞下了數百億美元的有毒資產,其成本,就是自己的信貸評級,并導致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進行干預。
目前的愛爾蘭政府別無選擇,只有遵循歐盟和IMF的指示,以在明年修復其信貸評級后,恢復其在債券市場上合理的地位。
肯尼對此警告說,“否決”的結果將導致信貸風險,并將導致IMF的第二輪救助無法實現,因為屆時,愛爾蘭將無法從外界得到任何資金。
此外,愛爾蘭前內閣秘書長約翰·卡倫(JohnCurran)對本報表示,對愛爾蘭的將來而言,通過這一契約非常重要,從更大的角度來說,契約的通過對于歐元區的穩定也至關重要。
“我們是一個小國家,愛爾蘭大量的產出都會出口到其他國家。”卡倫說,“對一個開放的小國來說,重要的是我們將來在歐元區能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們投票通過歐盟財政契約,就能對實現這一目標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