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菲律賓:“臨時工”游行與貿易商的擔憂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于身份比較敏感,《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開始有點擔心人身安全。原因無他,因為身在菲律賓,眼前恰逢針對黃巖島事件的反華集會。5月11日下午1點,記者已經在馬尼拉中國大使館簽證處外站了近…
由于身份比較敏感,《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開始有點擔心人身安全。原因無他,因為身在菲律賓,眼前恰逢針對黃巖島事件的反華集會。
5月11日下午1點,記者已經在馬尼拉中國大使館簽證處外站了近三個小時。反華集會在為首幾個人的輪番發言后變得有點冗長拖沓,穿一色黃T恤的十幾個人開始在幾十臺攝像機前隨著音樂手舞足蹈起來,還把剛剛喊的口號變成歌詞,哼唱起“ChinaBackOff(中國走開)”。
對于記者來說,在看到菲律賓人這種近似舞會的滑稽示威方式后,頓時感到之前對于人身安全的憂慮實在多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眼前200來號示威者中,大多數是阿基諾三世的同盟黨公民行動黨用270比索(約合人民幣50元)雇來的臨時工,這種哭笑不得的感覺,令人對菲律賓政客的表演頓生同情。
示威當天華人大多足不出戶
去年6月,記者曾在越南河內隨訪當地反華示威,其激烈程度比菲律賓強上好幾個等級,但當局控制力也強大得多。事實上,菲律賓貧富差距極大,失業人口眾多。如果有人在菲煽動民族情緒,導致民眾出現過激行為,而政府的實際控制力低下,可能會導致局勢失去控制,演變成大規模群體性事件。
菲律賓當地的旅游業者顯然也不樂意客人們被示威嚇跑。10日晚載記者一行去酒店的出租車司機得知我們第一次來菲律賓后,立刻在座位上又唱又跳表示熱烈歡迎。當記者問及中國大使館附近明天會否封路時,他大搖其頭表示不用擔心,并強調:“生意歸生意,政府之間的事情讓政府去解決。”
菲律賓華人如今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掌握國家一半以上的經濟產業,廣做慈善,并在國會占有三成以上的席位——但這都不能保證華人在發生中菲矛盾時的絕對安全。鑒于反華示威的不可預測性,菲律賓華僑領袖之一的商人李逢梧5月11日在五份華報上刊文,呼吁當地華人近期應保持理性、提高警覺、謹慎言行、顧全大局。
記者了解到,部分剛到菲律賓的新移民對局勢比較擔心,準備隨時撤離,但老華僑多數已經是第二、第三代移民,家業早已在菲律賓扎根。示威當天為避免發生意外,華人多數足不出戶,唐人街的確冷清不少。
菲旅游業恐失巨大市場
中國國家旅游局出于公民人身安全考慮發出通知,勸諭游客近期避免到菲律賓旅游。但5月16日前后所有已經在菲律賓的旅行團將陸續結束行程回國,不再有新團發出的事實,被有些媒體扭曲成“16日前后全部撤離菲律賓”,卻完全是誤讀。此后有關中國幾大旅行社暫停赴菲旅游項目,對菲律賓旅游業造成沖擊的報道,也并非嚴謹客觀的說法。
雖然目前中國是赴菲旅游增長最快的國家,但每年赴菲旅游人數從未突破百萬大關。根據菲律賓官方數據,去年全年中國內地入境游客18.74萬人,占游客總數6.2%,同比增長近三成,列所有客源地第四位,前三位依次是韓國(23.6%)、美國(15.9%)和日本(9.6%)。以去年菲律賓旅游業收入近30億美元來推算,中國游客貢獻了約2億美元的收入。
今年前三個月,赴菲旅游的中國內地游客上升到96455人,占整體游客人數的8.4%,依舊位列第四,但相比2011年同期大增77.5%。因此與其說中菲關系緊張導致菲律賓旅游業蒙受巨額損失,倒不如說是喪失了一個近在眼前的巨大潛在市場,也難怪菲律賓部分景區已經開始載歌載舞打廣告,以期拉動本地旅游。
貿易弱勢長期制約菲律賓
菲律賓媒體除了關心旅游業,更焦慮中菲關系緊張對菲律賓出口的影響。中國是菲律賓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前兩位分別是美國和日本,在今年3月份的菲律賓出口份額中各占15.5%。增長速度最快的中國也已經達到14.9%,相當于6.42億美元,同比增幅27.8%。
這還沒有包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總共超過15%的份額。已經有人預期,中國很快就會超越美日成為菲律賓第一大海外市場。菲律賓出口商聯合會會長塞爾吉奧·路易斯(Ortiz-Luis)一連兩天在電視臺晚間新聞節目中強調,中國幫助菲律賓安然度過近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如果菲律賓的香蕉、芒果和菠蘿失去中國市場,總統阿基諾三世所期望的開辟新市場不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也很難補上缺口。他同時也擔心,菲律賓出口的電子產品將會成為下一個倒霉的對象。
在不少菲律賓人心中“足智多謀”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近日在接受外媒專訪時,又表達了其“重振制造業”的愿景。可是主力低端加工業的菲律賓人力成本無優勢、基建不完善、軟環境落后尤其貪污嚴重。難怪某華商在聽到此事會突然拋出一句:“太簡單了,直接把海關關掉就可以了!”
記者在當地接觸到的菲律賓政府智囊認為,在雙方都不肯讓步、菲律賓又等不到美國出手相助的情況下,只有推動南海地區的經濟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