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連續下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球經濟前景慘淡和歐洲新的政局動蕩拖累國際原油價格連續五個交易日大跌,價格接近6個月以來最低。本周二,WTI原油價格開盤即下跌2.6%至每桶106.11美元,較四個交易日前的價格高點已下跌1…
本周二,WTI原油價格開盤即下跌2.6%至每桶106.11美元,較四個交易日前的價格高點已下跌10.19美元,累計跌幅9.6%。布倫特油價在這期間則從每桶119.81美元跌至每桶111.33美元,跌幅7%。
最近幾日,歐美的經濟數據描述的是極為慘淡的全球經濟圖景。
5月2日,歐元區公布的失業率上漲至創歷史紀錄的10.9%,歐元區制造業PMI收縮幅度創近三年新低。這說明歐元區衰退比之前預期的更嚴重,當天油價下跌了0.9%。
今年一季度全球能源消費共下跌了0.4%,而摩根大通石油分析師LawrenceEagles稱,歐洲PMI數據意味著石油需求增長一直到5月份都會疲軟。
市場原本預期歐洲央行在5月3日的貨幣政策會議會暗示進一步寬松措施。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新聞發布會上語氣強硬,稱歐洲央行當天的會議沒有討論降息,短期不會有刺激。油價應聲下跌,當天跌幅高達2.6%。
到5月4日,美國公布極為關鍵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4月就業增長只有11.5萬人,遠遠低于市場預期的16萬人。該數據發布后油價即出現崩盤式下跌,盤中一度跌幅近5%,收盤時跌幅收窄至4%。
“石油市場的關注焦點依然是經濟,”高盛能源研究主管DavidGreely說。
上周末,不確定的政治因素讓油價進一步承壓。
在法國,奧朗德擊敗薩科齊當選總統,他聲稱要重新談判歐盟財政條約,對抗德國的緊縮政策。而在希臘大選中,反緊縮勢力崛起占據了議會70%的議席。緊縮是歐盟和IMF救助希臘的前提,沒有緊縮希臘將無法獲得救助資金。
花旗集團在希臘選舉結果出來后立即將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從50%上調至50%-75%。本周一亞洲交易時段,原油價格直接以3%的跌幅開盤,直到歐美開盤后市場情緒緩解,油價跌幅收縮至0.6%。
實際上,自伊朗重新啟動核談判以來,金融市場對全球石油供應的擔憂已大幅減緩。今年早些時候油價飆升很大程度上源自歐盟和美國威脅對伊朗實施禁運和制裁。
供應方面,今年一季度全球石油供應平均每天增長135萬桶。
5月8日沙特石油部長AliAl-Naimi表態,稱沙特正每日為石油市場提供約1000萬桶原油,接近數十年來最高水平。他說,沙特囤積了8000萬桶石油,希望能夠應對任何能源供應遭到破壞的情況。
另外,美國最近一周公布的石油庫存數據顯示,美國的原油庫存已是1990年以來最高。美國、英國和法國領導人最近幾個月也曾多次釋放信號,考慮釋放緊急石油儲備。
如果中東政局緩解、經濟疲軟拖累需求、供應增加,這三個因素持續下去可能會繼續讓油價承壓,考驗每桶90美元的關口。但巴克萊分析師認為,今年5月的油價調整與過去兩年的5月非常相似,“我們預期油價將在三季度找到支撐”。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奧朗德將重新審視法德關系 下一篇:國際金價油價齊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