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推出500億英鎊QE QE規模達3250億英鎊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歐洲債務危機沖擊全球經濟,今年起各國央行都已開始預熱印鈔機以待隨時啟動。這一次,英國央行開了個頭。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本周四公布會議決定,維持0.5%的基準利率不變,推出50…
隨著歐洲債務危機沖擊全球經濟,今年起各國央行都已開始預熱“印鈔機”以待隨時啟動。這一次,英國央行開了個頭。
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本周四公布會議決定,維持0.5%的基準利率不變,推出500億英鎊量化寬松(QE),使得英國QE規模達到了3250億英鎊。MPC在2009年3月時啟動了寬松計劃。
但分析人士認為,本次量化寬松的效果將大不如前,并讓英國冒著通脹預期“脫韁”的風險。
二次探底風險降低
不少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MPC此次采取新一輪QE的主要理由為經濟疲軟而展望不明、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通脹回落。本次MPC會議紀要定于兩周后公開。
英國去年第四季度GDP下降0.2%,這表明英國有可能再度回歸衰退。如果英國今年一季度經濟也為負增長,那么在經濟學定義上,英國將進入“二次探底”。
不過,自今年起的多數經濟指標都好于預期。英國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自49.6升至52.1,遠高于預期的50.0。
法國興業銀行駐倫敦的一名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我們很難相信這種強勁勢頭可以維持整個第一季度,但一季度的GDP將會小幅微升……我們維持之前的看法,英國不會陷入二次衰退。”
盡管英國或將避免衰退,但經濟前景依然疲軟。
英國勞埃德銀行(LloydsBank)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一系列前瞻指標有所改善,包括最近的PMI指數,都意味著英國經濟可能正受益于一種周期性上行趨勢,導致一些人開始質疑是否需要進一步政策刺激。但我們認為,任何周期性復蘇都可能被持續的結構性改革削弱,導致最近的消費者信貸收縮和貨幣量降低。”
效果或不如預期通脹風險攀升
QE能否奏效?
根據英國央行副行長畢恩(CharlesBean)的說法,英國央行的第一輪規模為2000億英鎊的量化寬松將金邊債券(英國國債)和企業債券的收益率降低了約1個百分點。
QE的好處不僅如此。MPC委員威爾(MartinWeale)認為,量化寬松的好處是廣泛的:“(QE)導致的資本收益將為消費提供支持,而利率期限結構的整體降低可能會導致其他資產種類產生資本收益,從而進一步為消費者支出提供支持。更高的資產價格和更低的利率也可能會支持企業投資。這將增加額外的需求,既支持了經濟,又能幫助支撐通脹率。”
然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QE亦是如此。
“有人質疑說,QE可能會引燃對大宗商品的投機性需求,從而引發通脹威脅。”荷蘭合作銀行全球金融市場研究部主管JanLambregts指出。
法國興業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MichalaMarcussen也警告稱:“危險的是,通脹預期可能會脫韁,而隨著貨幣政策逐漸受制于財政政策,央行正逐漸喪失其獨立性。”
“在我們看來,英國的QE效果已經大大降低。”MichalaMarcussen指出:“QE的好處之一就是讓英鎊貶值。理論上來說,這次也會發生,但這次效果將大打折扣,我們認為通過貶值渠道來獲益的影響力有限。”
本輪寬松周期到此為止?
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盡管英國央行仍將等待未來一系列經濟數據來決定英國經濟前景能否穩定,但此次量化寬松很可能是英國央行本輪寬松周期的終點。
“中央銀行應該持有的國債水平有限,而英國央行可能已經非常接近這一水平。”法興銀行分析師指出。
不過,分析師們預計2013年之前英國央行不太可能加息。盡管過去幾周的美國和德國經濟數據總體向好,一定程度上幫助消除投資者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歐洲央行通過3年期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也成功緩解了歐元區的融資危機,但歐元區依然存在大量不確定性,英國面臨的歐元區沖擊依然存在。
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本周四公布會議決定,維持0.5%的基準利率不變,推出500億英鎊量化寬松(QE),使得英國QE規模達到了3250億英鎊。MPC在2009年3月時啟動了寬松計劃。
但分析人士認為,本次量化寬松的效果將大不如前,并讓英國冒著通脹預期“脫韁”的風險。
二次探底風險降低
不少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MPC此次采取新一輪QE的主要理由為經濟疲軟而展望不明、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通脹回落。本次MPC會議紀要定于兩周后公開。
英國去年第四季度GDP下降0.2%,這表明英國有可能再度回歸衰退。如果英國今年一季度經濟也為負增長,那么在經濟學定義上,英國將進入“二次探底”。
不過,自今年起的多數經濟指標都好于預期。英國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自49.6升至52.1,遠高于預期的50.0。
法國興業銀行駐倫敦的一名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我們很難相信這種強勁勢頭可以維持整個第一季度,但一季度的GDP將會小幅微升……我們維持之前的看法,英國不會陷入二次衰退。”
盡管英國或將避免衰退,但經濟前景依然疲軟。
英國勞埃德銀行(LloydsBank)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一系列前瞻指標有所改善,包括最近的PMI指數,都意味著英國經濟可能正受益于一種周期性上行趨勢,導致一些人開始質疑是否需要進一步政策刺激。但我們認為,任何周期性復蘇都可能被持續的結構性改革削弱,導致最近的消費者信貸收縮和貨幣量降低。”
效果或不如預期通脹風險攀升
QE能否奏效?
根據英國央行副行長畢恩(CharlesBean)的說法,英國央行的第一輪規模為2000億英鎊的量化寬松將金邊債券(英國國債)和企業債券的收益率降低了約1個百分點。
QE的好處不僅如此。MPC委員威爾(MartinWeale)認為,量化寬松的好處是廣泛的:“(QE)導致的資本收益將為消費提供支持,而利率期限結構的整體降低可能會導致其他資產種類產生資本收益,從而進一步為消費者支出提供支持。更高的資產價格和更低的利率也可能會支持企業投資。這將增加額外的需求,既支持了經濟,又能幫助支撐通脹率。”
然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QE亦是如此。
“有人質疑說,QE可能會引燃對大宗商品的投機性需求,從而引發通脹威脅。”荷蘭合作銀行全球金融市場研究部主管JanLambregts指出。
法國興業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MichalaMarcussen也警告稱:“危險的是,通脹預期可能會脫韁,而隨著貨幣政策逐漸受制于財政政策,央行正逐漸喪失其獨立性。”
“在我們看來,英國的QE效果已經大大降低。”MichalaMarcussen指出:“QE的好處之一就是讓英鎊貶值。理論上來說,這次也會發生,但這次效果將大打折扣,我們認為通過貶值渠道來獲益的影響力有限。”
本輪寬松周期到此為止?
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盡管英國央行仍將等待未來一系列經濟數據來決定英國經濟前景能否穩定,但此次量化寬松很可能是英國央行本輪寬松周期的終點。
“中央銀行應該持有的國債水平有限,而英國央行可能已經非常接近這一水平。”法興銀行分析師指出。
不過,分析師們預計2013年之前英國央行不太可能加息。盡管過去幾周的美國和德國經濟數據總體向好,一定程度上幫助消除投資者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歐洲央行通過3年期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也成功緩解了歐元區的融資危機,但歐元區依然存在大量不確定性,英國面臨的歐元區沖擊依然存在。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央行維持利率1% 降息大門敞開 下一篇:歐盟碳稅犯眾怒 多國莫斯科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