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預案頻出 歐元區竟入“后事”倒計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初G20戛納峰會的時候,歐元區的解體還被視為極不可能的事情。然后,不到一個月之后,各方卻已經在為歐元區的解體準備后事了。 北京時間周三,意大利再次提及歐元區解體的風險,將周…
11月初G20戛納峰會的時候,歐元區的解體還被視為極不可能的事情。然后,不到一個月之后,各方卻已經在為歐元區的解體“準備后事”了。
北京時間周三,意大利再次提及歐元區解體的風險,將周二歐元區財長會議帶來的積極成果迅速一筆抹殺。而上周,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已公開建議銀行業準備應急預案。市場上,不少國際企業也正在針對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制定應急預案。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這場將近13年的貨幣聯盟實驗已經到了宣告最終失敗的時刻。即使是一些做好最壞打算的國家和企業也依然相信,歐元區最終將“置之死地而后生”。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科齊11月份提到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這是歐盟高層自1999年開啟這場貨幣聯盟實驗以來第一次公開表示質疑。
而近期歐債事態發展急轉直下帶來歐元區解體的風險,讓包括一些國家的政府、市場交易商、跨國企業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意大利市場監管部門CONSOB主管周三敦促歐洲央行在應對債務危機上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來,該官員警告稱,若歐洲央行角色保持不變,歐元區將有解體的風險。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上周日也已經表示,該國政府已經開始加快出臺計劃,為歐元區可能的崩潰作準備。此前,英國央行執行董事、FSA監管部門副主管貝利(Andrew Bailey)剛剛警告英國銀行業需為歐元區解體準備應急方案。而英國商務大臣凱布爾(Vince Cable)也曾表示,為應對歐元崩潰,英國財政部和央行已經開始著手籌劃,準備一套周全的應對計劃,以應付“經濟末日”的到來。
在不祥預感日益強烈之時,不少交易商和跨國企業已悄悄開始為歐元區解體“準備后事”。
全球最大的外匯電子交易平臺毅聯匯業集團(Icap)上周日表示,已經在為歐元區可能出現的分裂作準備,并在其EBS平臺上測試希臘德拉克馬兌歐元以及美元的交易。
而英國《金融時報》周三報道,根據其對數十位跨國企業高管的采訪,許多國際企業也正在對歐元區可能出現的解體做應急計劃準備,包括汽車制造商、能源集團、消費品企業和其他跨國企業。這些企業正通過將現金儲備放置于安全的投資項目并控制非必要性支出來實現風險最小化。某些企業在研究歐元區解體對跨境商業合同和貸款協議造成的法律后果。
盡管可供參考的、貨幣聯盟瓦解的先例非常少,但歷史上貨幣聯盟瓦解確有先例——奧匈貨幣聯盟 (1919年)、美國貨幣聯盟(1932/1933年)、蘇聯貨幣聯盟(1992/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1993年)。
根據瑞銀證券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報告《貨幣聯盟瓦解簡史》分析稱,以往貨幣聯盟的瓦解有四個特點:在聯盟中資金從弱國流向強國;政府奪取居民的現金或資產;瓦解初期往往實施資本管制,外國人經常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伴隨著社會動蕩和政府專制。
而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歐元區在國家之間、政府與銀行之間存在如此錯綜復雜的關系。如果歐元退出歷史舞臺,那么這種挑戰將不可想象的巨大。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