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表態:愿加入歐債“救火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緊隨中國、日本之后,韓國在對待歐債問題上的態度也表現得非常仗義。據外電報道,韓國總統李明博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韓國愿意在必要時伸出援手,加入到支持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的計劃當中。…
緊隨中國、日本之后,韓國在對待歐債問題上的態度也表現得非常“仗義”。據外電報道,韓國總統李明博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韓國愿意在必要時伸出援手,加入到支持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的計劃當中。
有分析指出,韓國總統的表態無疑會給脆弱的歐洲市場增添一些信心,同時值得強調的是,這種政府方面對解決歐債危機表達的支持意愿或購買行動,與一些私人部門在投資中單純地追求高回報的出發點明顯不同。
政府支持的“弱商業性”
對于長久以來困于債務危機陰霾中的歐元區來說,目前市場極度缺乏信心和脆弱,購買者變得非常猶豫。在此之際,韓國領導人繼中國和日本等國家之后傳達出要支持解決歐債危機的聲音,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首先能給歐元區市場帶來信心。
研究國際經濟與國際金融方向的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張志超教授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在擴大其規模后,還存在大量的資金缺口,這個基金一部分的資金是來自于歐元區內部,但這遠遠滿足不了目前的需要,還需要從歐元區外部進行“輸血”。那么像中國、日本、韓國這些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就是歐元區所要尋求的施援對象。
韓國緣何會作出支持歐元區的表態?張志超認為,與私人部門對歐元區的投資單純追求比較高的回報不同,政府部門相對來說,這種支持行動不完全是商業性的投資。此前韓國與歐元區在經貿往來方面的聯系非常密切,那么,如果韓國的支持能夠對解困歐元區起到幫助作用的話,顯然,歐元區的穩定對韓國自身也有好處。
通過多邊機構將降低風險
不過,對于如何施救,李明博表示目前還沒有眉目,在即將召開的G20峰會上,他想借此機會了解一下別的國家的援歐做法。
據了解,如果這些施援國家直接去購買歐元區國家的債券,那么債權人必然會提出各種條件和要求,過程也會很復雜,這樣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此前在解決歐債問題的談判過程中,德國就多多少少受此詬病。當然這也是一種辦法。
對于此際歐債危機中的歐元區,很多經濟學家都表示,從戰略上支持,但從投資安全的考慮是“不買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