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碳交易機制將 提振市場信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如不出意外,澳大利亞固定碳價機制有望于11月亮相。
如不出意外,澳大利亞固定碳價機制有望于11月亮相。
9月13日,澳大利亞總理杰拉德向國會提交了兩個月前提出的固定碳價機制方案,標志著澳有關引入國內碳排放交易機制的法案已進入正式立法程序。按照計劃,澳大利亞國會下議院將于10月中旬對該法案進行表決,上議院將于11月中旬進行表決。由于法案已得到了綠黨和關鍵獨立議員的支持,可能于11月中旬最終獲得國會批準。屆時,澳大利亞將成為繼歐盟和新西蘭之后,第三個引入國內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發達國家,這對國際碳市場的發展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首先,將對同處亞太地區的韓國、美國加州和日本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些國家和地區也在積極引入碳交易機制,但都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困難和阻力。澳大利亞的成功有助于加快亞太地區碳市場的建設進程。
其次,開辟新的國際碳抵消信用需求市場。實踐證明,清潔發展機制(CDM)等國際抵消機制對促進發展中國家的低碳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由于《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前景堪憂,再加上歐盟對2012年后來自最不發達國家之外的CDM項目態度模糊,這給CDM的進一步發展蒙上了陰影。澳大利亞碳交易機制的成功啟動將極大提振碳市場參與方的信心。
澳大利亞對國際抵消信用的來源國沒有做出明確限制,允許使用的抵消信用類別包括CDM項目,但不接受造林、核能、三氟甲烷和己二酸氧化亞氮(N2O)分解,以及不符合歐盟標準的大水電項目。粗略估計,2015年至2020年間澳大利亞排放交易機制對國際抵消信用的需求總量最高可達4.9億噸。根據碳點報道,澳大利亞財政部提供的數據是2020年之前對國際抵消信用年均需求為9400萬噸(5年合計4.7億噸)。但彭博新能源金融部估算,到2020年澳大利亞對碳抵消信用的需求總量約為3.3億噸。無論如何,澳大利亞都將成為僅次于歐盟(2013至2020年間需求量約為9.1億噸)的第二大國際抵消信用需求國。
再次,引發相關國家間碳交易機制的對接博弈。目前,歐盟和新西蘭都在與澳大利亞討論碳交易機制的相互對接問題。一般而言,碳交易機制的鏈接通常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問題,包括減排目標的性質和力度是否可比,是否建立了類似的MRV體系,抵消機制的規則是否具有同質性等。這些問題比較復雜、敏感,且涉及當事國對碳交易機制相關標準的主導權問題,一般不易達成共識,談判效率也會比較低。
歐盟曾經與新西蘭討論過對接問題,但由于新西蘭不愿在國內林業抵消機制方面向歐盟靠攏而宣告放棄。澳大利亞碳交易機制存在與歐盟對接的可能性,但必須面對國內農業碳匯計劃以及國際抵消機制與歐盟標準進行協調的問題。如澳大利亞愿意向歐盟靠攏,雙方共同的碳抵消規則將對國際碳市場和CDM的改革產生巨大影響。如澳大利亞首先選擇與新西蘭進行對接,這將在歐盟之外的亞太地區建立第一個跨國碳市場,且基于其市場規模優勢,澳大利亞將更多掌握相關主導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9月13日,澳大利亞總理杰拉德向國會提交了兩個月前提出的固定碳價機制方案,標志著澳有關引入國內碳排放交易機制的法案已進入正式立法程序。按照計劃,澳大利亞國會下議院將于10月中旬對該法案進行表決,上議院將于11月中旬進行表決。由于法案已得到了綠黨和關鍵獨立議員的支持,可能于11月中旬最終獲得國會批準。屆時,澳大利亞將成為繼歐盟和新西蘭之后,第三個引入國內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發達國家,這對國際碳市場的發展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首先,將對同處亞太地區的韓國、美國加州和日本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些國家和地區也在積極引入碳交易機制,但都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困難和阻力。澳大利亞的成功有助于加快亞太地區碳市場的建設進程。
其次,開辟新的國際碳抵消信用需求市場。實踐證明,清潔發展機制(CDM)等國際抵消機制對促進發展中國家的低碳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由于《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前景堪憂,再加上歐盟對2012年后來自最不發達國家之外的CDM項目態度模糊,這給CDM的進一步發展蒙上了陰影。澳大利亞碳交易機制的成功啟動將極大提振碳市場參與方的信心。
澳大利亞對國際抵消信用的來源國沒有做出明確限制,允許使用的抵消信用類別包括CDM項目,但不接受造林、核能、三氟甲烷和己二酸氧化亞氮(N2O)分解,以及不符合歐盟標準的大水電項目。粗略估計,2015年至2020年間澳大利亞排放交易機制對國際抵消信用的需求總量最高可達4.9億噸。根據碳點報道,澳大利亞財政部提供的數據是2020年之前對國際抵消信用年均需求為9400萬噸(5年合計4.7億噸)。但彭博新能源金融部估算,到2020年澳大利亞對碳抵消信用的需求總量約為3.3億噸。無論如何,澳大利亞都將成為僅次于歐盟(2013至2020年間需求量約為9.1億噸)的第二大國際抵消信用需求國。
再次,引發相關國家間碳交易機制的對接博弈。目前,歐盟和新西蘭都在與澳大利亞討論碳交易機制的相互對接問題。一般而言,碳交易機制的鏈接通常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問題,包括減排目標的性質和力度是否可比,是否建立了類似的MRV體系,抵消機制的規則是否具有同質性等。這些問題比較復雜、敏感,且涉及當事國對碳交易機制相關標準的主導權問題,一般不易達成共識,談判效率也會比較低。
歐盟曾經與新西蘭討論過對接問題,但由于新西蘭不愿在國內林業抵消機制方面向歐盟靠攏而宣告放棄。澳大利亞碳交易機制存在與歐盟對接的可能性,但必須面對國內農業碳匯計劃以及國際抵消機制與歐盟標準進行協調的問題。如澳大利亞愿意向歐盟靠攏,雙方共同的碳抵消規則將對國際碳市場和CDM的改革產生巨大影響。如澳大利亞首先選擇與新西蘭進行對接,這將在歐盟之外的亞太地區建立第一個跨國碳市場,且基于其市場規模優勢,澳大利亞將更多掌握相關主導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洲醞釀救助新計劃 下一篇:美國石油協會認為美國能源行業開發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