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威脅西方經濟體 全球衰退憂慮加重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忘了吧!
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忘了吧!
周一,道瓊斯指數上漲213點至11483點,使得過去三個交易日道指連續上漲超過7%,為2009年3月12日以來最大漲幅。
至此,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前后的股市跌幅已全部收復。
周二,亞太股指漲跌幅多在1%之間,上證指數跌0.71%,香港恒生指數跌0.24%,日經225指數漲0.23%,澳洲ASX200指數跌0.83%。
全球股市普漲催生了對高收益率資產的需求,亞洲匯市在韓元帶領下一路走高,韓元兌美元漲幅一度達到0.9%,為今年5月來最大漲幅。
而在美國副總統拜登17日啟動對中國訪問前,人民幣持續升值,創下17年來新高,最新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3828。
中國人民銀行周二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已連續第五個交易日設在紀錄低位。《中國證券報》還發表社論稱,人民幣交易區間擴大的時機已經成熟。
國際市場普遍將這些動作視為中國決心讓人民幣升值。
但同日的歐洲市場卻籠罩在不安和擔憂的陰霾下,德法兩國首腦的巴黎會晤還未開始,最先出爐的德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就顯示,歐元區危機又多了一個新的受害者。
德國統計局報告稱,二季度德國GDP環比增長僅0.1%,較一季度修正后數據低1.2%,也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0.5%。0.1%的增速是2009年一季度德國出現負增長以來的最低值。
目前意大利、希臘等債務沉重的國家都開始實行緊縮政策,這些國家的經濟已經面臨衰退威脅,希臘二季度經濟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7%。
上周公布的法國二季度經濟環比增長為零,已經顯示其經濟停滯。現在歐元區的發動機德國也開始增長乏力,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更令人堪憂。
正如西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Joerg Lueschow所說:“這非常令人失望。德國也無法逃脫全球經濟下滑。現在我們絕對能預計到滯脹到來。”
可能滯脹的不僅僅是德國。英國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英國通脹增長4.4%,高于預期,而英國經濟二季度增長也只有0.2%。
受德國經濟數據影響,歐洲股市周二低開,各國跌幅多在1%-2%之間。歐元兌美元匯率跌幅一度超0.5%。
德國經濟數據發布幾個小時后,歐洲統計局公布,歐元區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2%,低于此前預期的0.3%,也低于一季度0.8%的增長。
歐元區的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幾乎已完全陷入停滯,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或許將進一步加劇。
在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看來,歐洲央行可能會因此轉變政策立場,由收緊開始轉為寬松。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也很可能繼續干預市場。歐洲央行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一共購買了歐洲政府債券220億歐元,高于市場預期的150億歐元。
意大利、西班牙政府債券市場規模大得多,因此上周的購買使得歐洲央行購買的債券總量在一周之內就飆升了30%。之前歐洲央行最大的單周購買量是165億歐元。
當然,周二市場最大的懸疑還是德法兩國領導人會議。
法國財政部長Francois Baroin在會前表示說,“兩國元首本次會晤將聚焦于加強執行歐盟預算法規和擴大國民經濟間的配合。”
德國總理發言人Steffen Seibert稱,會晤的焦點是“促使金融政策更加一致的措施”。對于市場猜測的歐元債券議題,兩國官員都表示不在議程之內。
雖然此次會議緣起于上周法國主權評級恐遭下調的傳言,但就在短短幾日內,各國經濟數據陸續出爐,人們看到了更多經濟衰退的跡象。
全球衰退真的離我們不遠了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周一,道瓊斯指數上漲213點至11483點,使得過去三個交易日道指連續上漲超過7%,為2009年3月12日以來最大漲幅。
至此,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前后的股市跌幅已全部收復。
周二,亞太股指漲跌幅多在1%之間,上證指數跌0.71%,香港恒生指數跌0.24%,日經225指數漲0.23%,澳洲ASX200指數跌0.83%。
全球股市普漲催生了對高收益率資產的需求,亞洲匯市在韓元帶領下一路走高,韓元兌美元漲幅一度達到0.9%,為今年5月來最大漲幅。
而在美國副總統拜登17日啟動對中國訪問前,人民幣持續升值,創下17年來新高,最新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3828。
中國人民銀行周二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已連續第五個交易日設在紀錄低位。《中國證券報》還發表社論稱,人民幣交易區間擴大的時機已經成熟。
國際市場普遍將這些動作視為中國決心讓人民幣升值。
但同日的歐洲市場卻籠罩在不安和擔憂的陰霾下,德法兩國首腦的巴黎會晤還未開始,最先出爐的德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就顯示,歐元區危機又多了一個新的受害者。
德國統計局報告稱,二季度德國GDP環比增長僅0.1%,較一季度修正后數據低1.2%,也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0.5%。0.1%的增速是2009年一季度德國出現負增長以來的最低值。
目前意大利、希臘等債務沉重的國家都開始實行緊縮政策,這些國家的經濟已經面臨衰退威脅,希臘二季度經濟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7%。
上周公布的法國二季度經濟環比增長為零,已經顯示其經濟停滯。現在歐元區的發動機德國也開始增長乏力,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更令人堪憂。
正如西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Joerg Lueschow所說:“這非常令人失望。德國也無法逃脫全球經濟下滑。現在我們絕對能預計到滯脹到來。”
可能滯脹的不僅僅是德國。英國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英國通脹增長4.4%,高于預期,而英國經濟二季度增長也只有0.2%。
受德國經濟數據影響,歐洲股市周二低開,各國跌幅多在1%-2%之間。歐元兌美元匯率跌幅一度超0.5%。
德國經濟數據發布幾個小時后,歐洲統計局公布,歐元區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2%,低于此前預期的0.3%,也低于一季度0.8%的增長。
歐元區的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幾乎已完全陷入停滯,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或許將進一步加劇。
在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看來,歐洲央行可能會因此轉變政策立場,由收緊開始轉為寬松。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也很可能繼續干預市場。歐洲央行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一共購買了歐洲政府債券220億歐元,高于市場預期的150億歐元。
意大利、西班牙政府債券市場規模大得多,因此上周的購買使得歐洲央行購買的債券總量在一周之內就飆升了30%。之前歐洲央行最大的單周購買量是165億歐元。
當然,周二市場最大的懸疑還是德法兩國領導人會議。
法國財政部長Francois Baroin在會前表示說,“兩國元首本次會晤將聚焦于加強執行歐盟預算法規和擴大國民經濟間的配合。”
德國總理發言人Steffen Seibert稱,會晤的焦點是“促使金融政策更加一致的措施”。對于市場猜測的歐元債券議題,兩國官員都表示不在議程之內。
雖然此次會議緣起于上周法國主權評級恐遭下調的傳言,但就在短短幾日內,各國經濟數據陸續出爐,人們看到了更多經濟衰退的跡象。
全球衰退真的離我們不遠了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