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評級機構采用雙重標準 對美債違約態度曖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8月2日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后,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兩家維持美債的AAA評級。然而,按歐盟最新方案,希臘以新債換舊債,債權人大幅降低貸款利率大幅延長還款時間、而評級機構非說希臘有違約風險,…
在8月2日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后,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兩家維持美債的AAA評級。然而,按歐盟最新方案,希臘以新債換舊債,債權人大幅降低貸款利率大幅延長還款時間、而評級機構非說希臘有違約風險,把希臘的評級降叫到垃圾級甚至“違約級”。對此,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關建中接受和訊網訪談時表示,穆迪、惠譽、標普三大評級機構采用雙重標準,對美國債務違約態度曖昧。
三大評級機構采用雙重標準,對美債違約態度曖昧
關建中還說,“沒有人敢說話,還在相信它,它發一個消息大家覺得還很好,這個市場會引起響,這是非常可悲的。”
那么,美債方面,債務人為避免自己違約,自己提高了上限;而歐債是債權人主動給債務人降低利率,延長償還時間。這是變相的違約嗎?
關建中認為,從評級來說,確實對歐洲債務危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冰島、希臘開始。值得注意的是,發布這些評級信息的西方機構,采用了雙重標準。其實對歐洲這些債務經濟體,它是采用一個標準,對美國自身包括英國又采用了一種標準。實際上它不會降低美國的信用等級因為立場。這種雙重標準,其實對整個世界債權債務體系的平衡是起到了很大負面作用。
歐盟對希臘的救助是一個積極的姿態,有強大的財力支持,歐盟有辦法解決類似希臘這樣的問題,內部可以解決。但是美國解決不了,要去借錢,借新債還舊債,性質完全不同。
拿美國跟日本比,日本是美國第二大債權國,財政收入狀況不好,負債率很高,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200%。但是日本居民儲蓄率是很高的,藏富于民。整個國家財富創造能力還是很強的,這點比美國強。
所以政府借錢不是借外債,而是向國內發行國債。最終是立場決定其采用雙重標準去評價美國債務風險、希臘債務風險以及中國方面的風險。
加快本土評級機構的發展,建立符合信用經濟時代的評級體系
國際評級機構唱空中國有四大擔憂: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產能過剩、中國通貨膨脹風險的擔憂。關建中說,從擔憂本身來講,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體在世界金融中的重要位置。
關于中國地方融資平臺的問題,評級機構應按事實說話,不是人云亦云,或者不負責任去講。就拿國家審計署對整個地方負債情況發表了一個報告來看,僅僅是對現在存量負債信息真實的反映。但是審計署并沒有回答地方政府償債有多少風險,這不是他們要做的事情,恰恰應該是評級機構去做。
地方政府融資大量資金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用于產業不太多。國家有明確規定,凡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負債,一定讓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來償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狀況在前十年每年增速20%,今年前半年增速30%,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它的地方財政的收入是高度增長的。
同時地方政府還有掌控的可變現的資產。因此,地方融資平臺沒有系統性的風險。海外評級機構并未去研究、去核實就得出一個結論。
總結的經驗教訓是應該加快本土評級機構的發展,建立符合信用經濟時代的評級體系,如果在地方融資平臺或者將來地方政府發債有一個健康、合理評級體系,等于是把地方政府或者融資平臺債務進行了科學的管理,評級機構本身就是管理債務。能夠更加及時客觀合乎系統性向市場提供他們債務信息,就不會讓一些不專業或者不負責任的信息干擾經濟社會的發展。
來源:和訊網
三大評級機構采用雙重標準,對美債違約態度曖昧
關建中還說,“沒有人敢說話,還在相信它,它發一個消息大家覺得還很好,這個市場會引起響,這是非常可悲的。”
那么,美債方面,債務人為避免自己違約,自己提高了上限;而歐債是債權人主動給債務人降低利率,延長償還時間。這是變相的違約嗎?
關建中認為,從評級來說,確實對歐洲債務危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冰島、希臘開始。值得注意的是,發布這些評級信息的西方機構,采用了雙重標準。其實對歐洲這些債務經濟體,它是采用一個標準,對美國自身包括英國又采用了一種標準。實際上它不會降低美國的信用等級因為立場。這種雙重標準,其實對整個世界債權債務體系的平衡是起到了很大負面作用。
歐盟對希臘的救助是一個積極的姿態,有強大的財力支持,歐盟有辦法解決類似希臘這樣的問題,內部可以解決。但是美國解決不了,要去借錢,借新債還舊債,性質完全不同。
拿美國跟日本比,日本是美國第二大債權國,財政收入狀況不好,負債率很高,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200%。但是日本居民儲蓄率是很高的,藏富于民。整個國家財富創造能力還是很強的,這點比美國強。
所以政府借錢不是借外債,而是向國內發行國債。最終是立場決定其采用雙重標準去評價美國債務風險、希臘債務風險以及中國方面的風險。
加快本土評級機構的發展,建立符合信用經濟時代的評級體系
國際評級機構唱空中國有四大擔憂: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產能過剩、中國通貨膨脹風險的擔憂。關建中說,從擔憂本身來講,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體在世界金融中的重要位置。
關于中國地方融資平臺的問題,評級機構應按事實說話,不是人云亦云,或者不負責任去講。就拿國家審計署對整個地方負債情況發表了一個報告來看,僅僅是對現在存量負債信息真實的反映。但是審計署并沒有回答地方政府償債有多少風險,這不是他們要做的事情,恰恰應該是評級機構去做。
地方政府融資大量資金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用于產業不太多。國家有明確規定,凡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負債,一定讓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來償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狀況在前十年每年增速20%,今年前半年增速30%,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它的地方財政的收入是高度增長的。
同時地方政府還有掌控的可變現的資產。因此,地方融資平臺沒有系統性的風險。海外評級機構并未去研究、去核實就得出一個結論。
總結的經驗教訓是應該加快本土評級機構的發展,建立符合信用經濟時代的評級體系,如果在地方融資平臺或者將來地方政府發債有一個健康、合理評級體系,等于是把地方政府或者融資平臺債務進行了科學的管理,評級機構本身就是管理債務。能夠更加及時客觀合乎系統性向市場提供他們債務信息,就不會讓一些不專業或者不負責任的信息干擾經濟社會的發展。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