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滕斯參選IMF總裁已成雞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兩位下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候選人在一周內輪番訪華“拉票”。 “我并不是不自信,而是因為握有很大比重投票權的歐洲國家已經一致表明選擇拉嘉德,這讓我的競選處于劣勢。”6月16…
兩位下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候選人在一周內輪番訪華“拉票”。
“我并不是不自信,而是因為握有很大比重投票權的歐洲國家已經一致表明選擇拉嘉德,這讓我的競選處于劣勢。”6月16日,IMF總裁候選人之一、現任墨西哥銀行行長奧古斯汀·卡斯滕斯(AgustinCarstens)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略帶夸張地挑了一下眉毛。
卡斯滕斯此次訪華行程比拉嘉德還要緊張。在晚上出席墨西哥大使館的新聞發布會之前,他在16日當天先后拜訪了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央行行長周小川和財政部部長謝旭人。
在上周最后殺出的提名候選人——以色列央行行長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Fischer)因年齡等問題在最后關頭被排除出候選人后,IMF董事會本周正式宣布法國財長拉嘉德和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滕斯為總裁候選人,二人最終形成“單挑”局面。
據悉,該董事會將于6月30日之前完成對候選人的面試工作,并做出決定。
“拉嘉德代表歐洲利益,打破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墨西哥打出新興市場牌,雙方都需要中國的支持。”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表示,“而對于中國來說,不管是拉嘉德還是卡斯滕斯做總裁,朱民當選副總裁的可能性都很大。”
卡斯滕斯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官員熱情接待了他的來訪并進行了有意義的討論,“中國將在他們認為合適的時間表明態度”。
相比拉嘉德,目前為止只有大部分南美國家公開表示支持卡斯滕斯,但其中并不包括巴西和阿根廷。卡斯滕斯試圖把自己塑造成改變IMF傳統的新興市場先驅的努力似乎沒有起到效果。
“新興市場國家沒有共同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與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易憲容告訴記者,“金磚五國聯合與歐美對抗是不可能的。同歐美國家開展經貿交往能獲得的利益,比金磚國家間獲得的利益要重要得多。”
卡斯滕斯的專業牌
“中國當局非常擁護IMF的競選過程以優秀業績為基礎。”卡斯滕斯表示,“他們(中國)正在評估我們的資質,一旦結束評估,就會做出他們的決定。”
卡斯滕斯的專業背景恐怕是他對付強勁對手拉嘉德的主要工具。他受過專業經濟學教育,是一名經濟學家。
2010年1月起,卡斯滕斯任墨西哥央行行長,2006-2009年在費利佩·卡爾德龍政府擔任財政部長。此前,2003-2006年,卡斯滕斯曾任IMF副董事總經理,是該組織機構中第三把手。
在任墨西哥央行行長一年半內,卡斯滕斯將墨西哥今年的預算預期赤字控制在GDP的1.6%以內,同時將央行的隔夜利率目標定為4.5%,高于通貨膨脹率。相比之下,法國目前的預算赤字占GDP比重為5.9%。
卡斯滕斯表示,他和高中低收入國家都打過交道,這經驗可帶到IMF總裁的工作上來。他表示,親歷1970-1990年代墨西哥如何走出經濟危機,這一過程可以作為經濟危及國家與IMF合作的典范,這個經驗至關重要。
新興市場難以達成一致
目前來看,卡斯滕斯主打的“新興市場牌”可能并不那么奏效。
上周訪問印度時,卡斯滕斯公開表示,拉嘉德當選可能會讓IMF繼續陷入對歐洲債務危機的過度救助。
卡斯滕斯一度強調其當選對于打破65年來IMF歐洲人當總裁的慣例的重要性,但即便在他擔任IMF重要職務期間,也鮮有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做出明確表態。
“墨西哥也許只是新興國家中的美國代言人。”孫立堅告訴記者,“墨西哥與美國保持著親密關系,是北美貿易協定最主要的成員國。可以說,美國與墨西哥之間不是平等關系,而是垂直關系。”
中國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所主任曹紅輝也認為,墨西哥背后有美國利益在,這是中國難以公開表態究竟支持拉嘉德還是卡斯滕斯的原因。
更為重要的是,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并沒有達成支持卡斯滕斯的協議。至今,公開支持卡斯滕斯的南美國家中還不包括巴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向記者表示,新興市場本身并沒有形成其清晰的利益主體,“目前新興國家唯一合作機制就是金磚五國,但構成也很復雜,俄羅斯既是金磚成員又是8國集團成員,而墨西哥又不是金磚成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舉債上限之爭將見分曉 美聯儲或變相QE3 下一篇:美聯儲料將制定通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