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危機加劇 退出歐元區不無可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最近十分頭疼,一邊是歐盟領導人遲遲未就如何援助達成一致,一邊是國內工人抗議政府削減預算。而歐元區正上演兩場“精彩的博弈”:一個是希臘民眾與!
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最近十分頭疼,一邊是歐盟領導人遲遲未就如何援助達成一致,一邊是國內工人抗議政府削減預算。而歐元區正上演兩場“精彩的博弈”:一個是希臘民眾與希臘政府之間關于削減財政預算的博弈;一個是德國與歐央行之間關于如何進行第二輪希臘援助互不妥協的爭執。
而評級機構不斷下調希臘的主權債務評級,又對希臘債務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繼希臘成全球主權信用評級最差國家之后,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創新高,目前已突破17.5%。而歐元也受到明顯影響,周三周四兩日,歐元對美元累計下跌超過2.5%。
周三,帕潘德里歐宣布周四將改組內閣,并隨后對新內閣進行信心投票。一片混沌之中,希臘政府試圖扭轉困境的舉動,成效似乎并不明顯。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張陶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重組內閣只能安撫其民眾的心理,并不會對改變其債務危機的現狀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高福利是希臘問題癥結
希臘的社會福利與西歐強國不相上下,但經濟基礎卻相對薄弱。沒有強勁的工業或者豐富的資源稟賦做后盾,卻享有豐厚的福利,這是希臘政府背負如此沉重債務的癥結所在。
第二輪援助計劃依然要求希臘大規模削減財政支出,而這勢必影響到希臘民眾的現有福利。周三,希臘數以萬計的游行示威者在雅典包圍國會大廈,抗議即將推行的新一輪財政緊縮政策。
對此,張陶偉認為,“已經習慣過好日子的人,當然不愿意去過窮日子。希臘民眾還在試圖讓其他國家為其高消費高福利買單。但是最終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希臘現在的債務危機是過去10多年不斷累積加劇造成的。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也是為什么第一次援助計劃未能成功的原因。
此外,外界還有這樣的擔憂:大幅度削減財政開支會使已經疲軟的經濟更加不堪,以致希臘的還款能力越來越弱。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專欄)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希臘經濟要想回歸正途,這樣的陣痛不可避免。只有改變其根本的社會福利結構以及民眾的態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希臘問題。希臘國內資源必須要經過一次徹底洗牌。”
政治風險咨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專家Wolfango Piccoli則表示,“經過數月的掙扎和努力,帕潘德里歐已經黔驢技窮了,他手中已無任何王牌。”
希臘退出歐元區不無可能
張陶偉認為,歐盟領導人對希臘債務問題的最終解決辦法將會對西班牙、葡萄牙等債務國形成榜樣作用,因此需要慎之又慎。“但是為了歐元區的穩定,最終德國和歐央行之間會達成一致意見。”
歐央行副行長岡斯坦西歐周三表示,“希臘問題可能會有傳染效應,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違約,并且反對任何強迫私人投資者的情況發生,因為這可能會引發信用危機。”
歐盟為希臘提供第二輪經濟援助已是板上釘釘。目前歐盟領導人內部分歧的重點在于,是如德國提議的直接延長希臘債券期限,還是像歐央行所說的讓私人投資者“自愿”購買新的希臘債券。
張陶偉認為,“德國的提議只是想拉投資者一起承擔風險,好對德國國內納稅人有個交待。但是,投資者不可能無條件同意債券延期,因此,這個提議最終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魯政委還指出,歐盟其他國家一定會考慮其國內民眾的態度,不可能無限制救助希臘,“因此,希臘退出歐元區也不無可能。”他進一步說道,“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目前德國等國還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而目前的爭論只是出于政治考量,拖延時間也是博弈的一部分。”
而希臘問題遲遲沒有實質進展,不僅影響投資者對希臘信心,西班牙、葡萄牙等也受到波及。截至發稿時,兩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創新高,前者為5.652%,后者為10.55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而評級機構不斷下調希臘的主權債務評級,又對希臘債務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繼希臘成全球主權信用評級最差國家之后,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創新高,目前已突破17.5%。而歐元也受到明顯影響,周三周四兩日,歐元對美元累計下跌超過2.5%。
周三,帕潘德里歐宣布周四將改組內閣,并隨后對新內閣進行信心投票。一片混沌之中,希臘政府試圖扭轉困境的舉動,成效似乎并不明顯。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張陶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重組內閣只能安撫其民眾的心理,并不會對改變其債務危機的現狀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高福利是希臘問題癥結
希臘的社會福利與西歐強國不相上下,但經濟基礎卻相對薄弱。沒有強勁的工業或者豐富的資源稟賦做后盾,卻享有豐厚的福利,這是希臘政府背負如此沉重債務的癥結所在。
第二輪援助計劃依然要求希臘大規模削減財政支出,而這勢必影響到希臘民眾的現有福利。周三,希臘數以萬計的游行示威者在雅典包圍國會大廈,抗議即將推行的新一輪財政緊縮政策。
對此,張陶偉認為,“已經習慣過好日子的人,當然不愿意去過窮日子。希臘民眾還在試圖讓其他國家為其高消費高福利買單。但是最終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希臘現在的債務危機是過去10多年不斷累積加劇造成的。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也是為什么第一次援助計劃未能成功的原因。
此外,外界還有這樣的擔憂:大幅度削減財政開支會使已經疲軟的經濟更加不堪,以致希臘的還款能力越來越弱。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專欄)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希臘經濟要想回歸正途,這樣的陣痛不可避免。只有改變其根本的社會福利結構以及民眾的態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希臘問題。希臘國內資源必須要經過一次徹底洗牌。”
政治風險咨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專家Wolfango Piccoli則表示,“經過數月的掙扎和努力,帕潘德里歐已經黔驢技窮了,他手中已無任何王牌。”
希臘退出歐元區不無可能
張陶偉認為,歐盟領導人對希臘債務問題的最終解決辦法將會對西班牙、葡萄牙等債務國形成榜樣作用,因此需要慎之又慎。“但是為了歐元區的穩定,最終德國和歐央行之間會達成一致意見。”
歐央行副行長岡斯坦西歐周三表示,“希臘問題可能會有傳染效應,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違約,并且反對任何強迫私人投資者的情況發生,因為這可能會引發信用危機。”
歐盟為希臘提供第二輪經濟援助已是板上釘釘。目前歐盟領導人內部分歧的重點在于,是如德國提議的直接延長希臘債券期限,還是像歐央行所說的讓私人投資者“自愿”購買新的希臘債券。
張陶偉認為,“德國的提議只是想拉投資者一起承擔風險,好對德國國內納稅人有個交待。但是,投資者不可能無條件同意債券延期,因此,這個提議最終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魯政委還指出,歐盟其他國家一定會考慮其國內民眾的態度,不可能無限制救助希臘,“因此,希臘退出歐元區也不無可能。”他進一步說道,“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目前德國等國還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而目前的爭論只是出于政治考量,拖延時間也是博弈的一部分。”
而希臘問題遲遲沒有實質進展,不僅影響投資者對希臘信心,西班牙、葡萄牙等也受到波及。截至發稿時,兩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創新高,前者為5.652%,后者為10.55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