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政府力促調限 債權人別無選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就上調債務上限問題的談判已經持續數月,至今仍未能達成一致。眼見8月2日的最后期限即將到來,奧巴馬政府開始不斷重申債務違約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就上調債務上限問題的談判已經持續數月,至今仍未能達成一致。眼見8月2日的最后期限即將到來,奧巴馬政府開始不斷重申債務違約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二(6月14日)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國會最終不能上調其債務上限,將可能發生另一輪的全球金融危機。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同一天也警告稱,若政府未能上調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那么美國的信譽度將受到災難性的損毀。伯南克甚至還表示,“這將導致美國失去‘AAA’信用評級,同時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亦可能被動搖。”而某美國共和黨領導人則認為,短期違約不會造成太大的經濟影響。
兩黨之間似乎打起了心理戰。一方面,奧巴馬政府不斷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另一方面,共和黨繼續拖延以迫使奧巴馬接受大規模減赤條件。周二,第七次預算會晤結束之后,主持談判的副總統拜登表示,他確信他的談判小組能夠達成協議,提高聯邦政府借債上限,并能達成重要減赤目標。奧巴馬周二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白宮將與國會就削減長期預算赤字及上調債務上限問題達成一致,對此他有“絕對信心”。
針對奧巴馬和伯南克“危言聳聽”的言論,《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數位專家,他們均認為調限勢在必行,同時,即使出現違約情況,后果也不會出現如奧、伯二人所描述的“可怕后果”。
美元地位不可撼動
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即使美國政府違約,也不會對美元地位造成大的震動,因為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貨幣或者體制可以替代美元。如果違約,就不只是美元問題,而是美國國家信譽問題,共和黨、民主黨都會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最終目標。”
譚雅玲同時指出,大家對美元的短期價格以及短期問題的擔憂比較多,長期并沒有那么悲觀,因為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在變好而不是變壞。金融危機爆發至今,美國貿易赤字大幅下降,這證明美國面對問題的回旋余地以及改正能力很強。
目前市場并未對美國可能會債務違約產生任何恐慌,美元也并未顯現出明顯走弱跡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關于美元儲備地位可能會動搖的觀點,可能只是想影響共和黨人心理,以促使其早日同意調整聯邦債務上限的提案。
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表示,“美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實力都太過強大,沒有任何一種貨幣可以取代它。就連歐元區最近也問題重重,希臘債務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不斷下降。”曾經的美元、歐元、日元三足鼎立的情形,變成了如今美元的一支獨秀。
債權人“別無選擇”
由于持有美國債務的主要是美聯儲以及外國投資者,假設美國政府出現違約或者是技術性違約情況,全球美債市場必將受到一定沖擊。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經濟師李煒認為,“如果違約或是評級下調的話,短期內美國借貸成本可能會上升,國債價格會下跌,長期的影響可能只是心理層面上的,操作上作用不大。畢竟美元要用來定價大宗商品價格,以及(進行)國際支付。”
他同時認為,技術性或暫時性違約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一個政府無法永久性違約。那么既然總是要還債,為什么還要犧牲國家的信譽呢?這毫無必要!”
即使美國政府出現暫時性違約,如拖欠利息等,市場也不會有大的震動,債權人拋售美債的情形發生的可能性也很小。
以中國為例,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0447萬億美元,其中1.1449萬億為美國國債。早前某官員曾警告稱,美國政府的任何技術性債務違約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對此,譚雅玲表示,“一個官員或者學者的講話不會影響中國政府的決策,這畢竟是國際關系和國家利益的組合。”而魏鳳春則指出,“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不買美債還能做什么,購買美債至少還有利息。”
譚還認為,即使違約也是對外為主,不會直接輻射到生產或者制造領域,因此不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國內經濟。而全球美債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或者是大的資金流的變動,但這也僅僅是短期的市場反應。
目前市場基本認為,美國國會會及時通過上調債務上限的議案。受此情緒影響,截至周三20時,美元對歐元大漲,創本月新高;同時,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3%徘徊,顯示出市場對美債的強勁需求。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二(6月14日)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國會最終不能上調其債務上限,將可能發生另一輪的全球金融危機。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同一天也警告稱,若政府未能上調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那么美國的信譽度將受到災難性的損毀。伯南克甚至還表示,“這將導致美國失去‘AAA’信用評級,同時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亦可能被動搖。”而某美國共和黨領導人則認為,短期違約不會造成太大的經濟影響。
兩黨之間似乎打起了心理戰。一方面,奧巴馬政府不斷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另一方面,共和黨繼續拖延以迫使奧巴馬接受大規模減赤條件。周二,第七次預算會晤結束之后,主持談判的副總統拜登表示,他確信他的談判小組能夠達成協議,提高聯邦政府借債上限,并能達成重要減赤目標。奧巴馬周二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白宮將與國會就削減長期預算赤字及上調債務上限問題達成一致,對此他有“絕對信心”。
針對奧巴馬和伯南克“危言聳聽”的言論,《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數位專家,他們均認為調限勢在必行,同時,即使出現違約情況,后果也不會出現如奧、伯二人所描述的“可怕后果”。
美元地位不可撼動
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即使美國政府違約,也不會對美元地位造成大的震動,因為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貨幣或者體制可以替代美元。如果違約,就不只是美元問題,而是美國國家信譽問題,共和黨、民主黨都會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最終目標。”
譚雅玲同時指出,大家對美元的短期價格以及短期問題的擔憂比較多,長期并沒有那么悲觀,因為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在變好而不是變壞。金融危機爆發至今,美國貿易赤字大幅下降,這證明美國面對問題的回旋余地以及改正能力很強。
目前市場并未對美國可能會債務違約產生任何恐慌,美元也并未顯現出明顯走弱跡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關于美元儲備地位可能會動搖的觀點,可能只是想影響共和黨人心理,以促使其早日同意調整聯邦債務上限的提案。
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表示,“美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實力都太過強大,沒有任何一種貨幣可以取代它。就連歐元區最近也問題重重,希臘債務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不斷下降。”曾經的美元、歐元、日元三足鼎立的情形,變成了如今美元的一支獨秀。
債權人“別無選擇”
由于持有美國債務的主要是美聯儲以及外國投資者,假設美國政府出現違約或者是技術性違約情況,全球美債市場必將受到一定沖擊。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經濟師李煒認為,“如果違約或是評級下調的話,短期內美國借貸成本可能會上升,國債價格會下跌,長期的影響可能只是心理層面上的,操作上作用不大。畢竟美元要用來定價大宗商品價格,以及(進行)國際支付。”
他同時認為,技術性或暫時性違約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一個政府無法永久性違約。那么既然總是要還債,為什么還要犧牲國家的信譽呢?這毫無必要!”
即使美國政府出現暫時性違約,如拖欠利息等,市場也不會有大的震動,債權人拋售美債的情形發生的可能性也很小。
以中國為例,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0447萬億美元,其中1.1449萬億為美國國債。早前某官員曾警告稱,美國政府的任何技術性債務違約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對此,譚雅玲表示,“一個官員或者學者的講話不會影響中國政府的決策,這畢竟是國際關系和國家利益的組合。”而魏鳳春則指出,“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不買美債還能做什么,購買美債至少還有利息。”
譚還認為,即使違約也是對外為主,不會直接輻射到生產或者制造領域,因此不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國內經濟。而全球美債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或者是大的資金流的變動,但這也僅僅是短期的市場反應。
目前市場基本認為,美國國會會及時通過上調債務上限的議案。受此情緒影響,截至周三20時,美元對歐元大漲,創本月新高;同時,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3%徘徊,顯示出市場對美債的強勁需求。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沙鋼希望與浦項進行FINEX工藝合作 下一篇:希臘總理表示將重新組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