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指數兩年來首升 日本抗通縮斗爭仍艱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本4月份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兩年多來首次上升。盡管如此,3月地震過后,物價和消費情況依然疲弱,暗示日本政府對抗通縮的斗爭依然任重道遠。
日本4月份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兩年多來首次上升。盡管如此,3月地震過后,物價和消費情況依然疲弱,暗示日本政府對抗通縮的斗爭依然任重道遠。
日本4月的核心物價較去年同期上升0.6%,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取消高中學費導致物價下降的基數效應影響。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也推升了這一漲勢。這是該指數自2008年12月以來的首次上升,與之前市場預測的中值相符。
不過,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表示,4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兩年多來首次上升,并不能被視為通脹性的上漲。而分析師也說,整體物價指數的上升并不意味著日本即將脫離通縮。他們認為,除了東北部災后重建帶來的需求提振以外,薪資和就業市場或無法支持需求持續改善。
原油價格過去一年大漲50%,這在全球掀起一股通脹風,中國和泰國等國已經多次上調借貸成本,以期抑制通脹。相比之下,盡管日本物價初現上漲勢頭,但由于3月11日的大地震和海嘯導致該國經濟再度陷入衰退,日本央行仍可能加大刺激措施,支持經濟復蘇。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包含石油產品但扣除新鮮水果、蔬菜和海產品等價格波動較大產品。
大和證券資本市場經濟師野口麻衣子(Maiko Noguchi)表示,4月物價上揚不大可能改變央行繼續放松政策的預期,“日本物價實現穩定和持續上升,尚需時日,我們預計可能要到2012年。”
法國興業銀行企業及投資銀行業務首席日本分析師大久保卓治(Takuji Okubo)說:“盡管物價上升,但我認為日本仍處在通縮環境中。尤其是就業市場仍疲軟,企業還未開始增雇人手。”
巴克萊資本日本首席經濟師森田恭平(Kyohei Morita)指出,震后消費品的臨時短缺也是4月物價上漲的推手,但供應短缺引發的物價上漲不會持久。
另一方面,新近發布的另一份政府報告顯示,日本4月份零售銷售較上年同期下降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本4月的核心物價較去年同期上升0.6%,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取消高中學費導致物價下降的基數效應影響。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也推升了這一漲勢。這是該指數自2008年12月以來的首次上升,與之前市場預測的中值相符。
不過,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表示,4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兩年多來首次上升,并不能被視為通脹性的上漲。而分析師也說,整體物價指數的上升并不意味著日本即將脫離通縮。他們認為,除了東北部災后重建帶來的需求提振以外,薪資和就業市場或無法支持需求持續改善。
原油價格過去一年大漲50%,這在全球掀起一股通脹風,中國和泰國等國已經多次上調借貸成本,以期抑制通脹。相比之下,盡管日本物價初現上漲勢頭,但由于3月11日的大地震和海嘯導致該國經濟再度陷入衰退,日本央行仍可能加大刺激措施,支持經濟復蘇。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包含石油產品但扣除新鮮水果、蔬菜和海產品等價格波動較大產品。
大和證券資本市場經濟師野口麻衣子(Maiko Noguchi)表示,4月物價上揚不大可能改變央行繼續放松政策的預期,“日本物價實現穩定和持續上升,尚需時日,我們預計可能要到2012年。”
法國興業銀行企業及投資銀行業務首席日本分析師大久保卓治(Takuji Okubo)說:“盡管物價上升,但我認為日本仍處在通縮環境中。尤其是就業市場仍疲軟,企業還未開始增雇人手。”
巴克萊資本日本首席經濟師森田恭平(Kyohei Morita)指出,震后消費品的臨時短缺也是4月物價上漲的推手,但供應短缺引發的物價上漲不會持久。
另一方面,新近發布的另一份政府報告顯示,日本4月份零售銷售較上年同期下降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元區5月經濟信心下滑 下一篇:日本4月份國內汽車產量驟減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