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降低用電成本,實現經濟用電、節約用電,扎實推進能耗“雙控”、降本增效工作深入開展,長鋼公司從三方面發力,全力降低電耗。
一是避峰填谷,科學合理組織生產。結合一天當中峰段、平段、谷段時間分別占比37.5%、25.0%、37.5%的實際,各單位在煤氣、蒸汽等發電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調整生產組織模式,將檢修、更換工藝等工作盡量安排在峰時段進行。在經營生產處于正常有序運行的前提下,調整非連續運轉、連續作業、連續用電的設備運行時間、運行方式、作業模式,確保設備盡量在谷時段或平時段運作,最大程度實現避峰填谷用電。二是合理控制設備、生產運行節奏。結合生產特點,對焦、鐵、鋼、軋等單位避峰用電進行了統籌安排。除連續運轉的設備及緊急事故處理外,大功率電機啟動運轉、破碎機、磨煤機、75噸/130噸鍋爐脫硫壓濾機、旋流井吊葫蘆等設備設施盡可能在平時段、谷時段運行。同時,電焊、上料、上煤、撈渣、補水等作業也盡量在平時段、谷時段進行。設備設施檢修、定修、維護、保養等盡可能在峰時段進行。坯料消耗完后的換工藝時間調整到早或晚高峰時段。充分利用峰時段交接班時機,同步處理設備隱患等工作,減少峰時段用電。輔助單位設備運行嚴格執行避峰填谷用電措施。三是變容量計費為需量收費,實現電力負荷預警管控。原先采用的是容量計費方式,全月基本電費固定支出400余萬元。為有效降低基本電費支出,根據電力負荷需求情況及協調市供電公司,將容量計費變更為需量收費,并制定用電負荷預警管控措施,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預警管控要求,采取相應措施生產,將最大需量控制到總容量的2/3范圍內,達到降低基本電費支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