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礦石進口量不斷走高 韓日資源匱乏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世界鐵礦石貿(mào)易形成了由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等國家向中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qū)輸送的格局。 日本、韓國、英國、意大利等主要鋼鐵生產(chǎn)國家的鐵礦石完全依賴進口;中國因鋼鐵生產(chǎn)規(guī)模超…
世界鐵礦石貿(mào)易形成了由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等國家向中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qū)輸送的格局。
日本、韓國、英國、意大利等主要鋼鐵生產(chǎn)國家的鐵礦石完全依賴進口;中國因鋼鐵生產(chǎn)規(guī)模超過自身鐵礦資源支撐,需大量進口;俄羅斯國內(nèi)鐵礦石供求基本平衡;巴西、印度、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不但能滿足國內(nèi)需求,還可以大量對外出口。
中國鐵礦石的進口量近年來不斷走高,2012年進口量占全球總進口量的比重已經(jīng)達到67.9%。
日本國內(nèi)資源匱乏,所用鐵礦石基本依賴進口。2003年以前,日本鐵礦石進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到2003年被中國超出,2004年日本鐵礦石進口量達1.35億噸,同期中國進口2.08億噸,2012年日本進口1.3億噸。日本鐵礦石進口來源主要是澳大利亞和巴西,日本國內(nèi)部分鋼鐵企業(yè),如新日鐵集團和JFE集團,為保障鐵礦石來源穩(wěn)定,在這兩個國家均有參股相應(yīng)礦山。
韓國鐵礦石資源也比較貧乏,進口依存度超過99%。韓國近幾年鐵礦石進口量相對平穩(wěn),2000到2002年韓國鐵礦石進口量在4000萬噸左右波動,至2003年韓國鐵礦石年度進口量有所增長,進口鐵礦石約4300萬噸,2011年進口量約為6500萬噸。韓國鐵礦石進口主要是來自于澳大利亞和巴西,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礦石占50%以上。
歐洲主要國家中,西歐鐵礦石進口量在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西歐最主要的鐵礦石進口國是德國。2000-2011年西歐鐵礦石進口量總體呈下降態(tài)勢,但各國之間差異較大,其中荷蘭增幅較大,從全球進口比重來看,歐洲15國在世界總進口量的比重持續(xù)下滑,尤以2009年下降幅度最大。
澳大利亞是鐵礦石主要生產(chǎn)國,其開采的鐵礦石大部分用于出口,近幾年產(chǎn)量和出口量不斷增加。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亞洲和歐洲等地,亞洲的中國、日本、韓國一直是澳大利亞鐵礦石主要出口國。西歐也是澳大利亞鐵礦石的重要出口地區(qū),其中出口在百萬噸以上的國家有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等。近幾年,土耳其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數(shù)量也不斷上漲,達到百萬噸以上。其他一些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的國家還有巴基斯坦、意大利、美國、馬來西亞等國。
巴西鐵礦石出口量僅次于澳大利亞,其出口量接近世界鐵礦石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2000年巴西鐵礦石出口量為1.6億噸,居世界首位,2011年出口量達到3.3億噸。
由于地理原因,歷史上巴西向亞洲及歐洲出口的鐵礦石大致均衡,但近幾年,由于亞洲鋼鐵市場增長更快,特別是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大幅增長,因此,近年來,巴西對亞洲的鐵礦石出口量,在總出口量中比重持續(xù)增加。
印度鐵礦資源豐富,是亞洲鐵礦石儲量第二大國,與中國相比,盡管印度儲量不如中國,但其鐵礦品質(zhì)優(yōu)于中國。印度鐵礦石2000年出口量為3492萬噸,2008年出口首次突破億噸,達1.04億噸,占世界總貿(mào)易量的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