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今夏告別拉閘限電 煤電聯動機制引來叫好聲
來源:新華社快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今年的7月,對于央企某火力發電集團江西分公司的負責人李先生來說,是少有的輕閑。李先生告訴記者,兩年前的這個時候,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他的心情:火燒眉毛。“但…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今年的7月,對于央企某火力發電集團江西分公司的負責人李先生來說,是少有的輕閑。李先生告訴記者,兩年前的這個時候,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他的心情:火燒眉毛。“但從今年起,煤炭價格將全面實現市場化,不再實行雙軌制。我們火力發電企業和煤企之間的關系更順了,不再為煤而煩心,工業企業也不再為用電高峰拉閘限電而犯愁了。”
來自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省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30.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6%。而對于前年的用電形勢,有企業人士向記者回憶稱,一般的中小企業在迎峰度夏時期,至少會遭到兩次“限電通知”;但今年的迎峰度夏時期,我省各地企業沒有一家接到過供電部門發來的“限電通知”。
作為火力發電企業分管生產的老總,李先生談起往年的“迎峰度夏”協調會,他感慨頗多。李先生說,他印象最深的要數2011年,一年開了4次協調會,每次都持續一兩個小時。協調會上供電部門的領導責怪發電企業沒有送電,火力發電企業責怪煤企不斷推高煤價,讓他們承受不了,無煤可發電……總之,十幾個部門坐在一起開的協調會往往開成了“吵架會”。
但今年的情形與往年大不相同,李先生同樣去開了“迎峰度夏”協調會,氛圍很和諧,沒有人吵架,會議短短的也只開了不到40分鐘。供電部門、火力發電企業都信心十足地稱,確保“迎峰度夏”不“拉閘限電”。李先生說,現在電廠備足馬力,不存在煤炭危機了。
高安是我國生活陶瓷生產的大市。往年該市的工廠老是為停電而犯難。“今年廠里沒有接到過一次限電通知,而在2011年,一個夏季至少限電兩三次,有時一個月限一兩天。”高安某陶瓷生產企業生產部負責人陳小強說。
煤電聯動機制引來叫好聲
今年我省電力市場不限電,居民不用再擔心生活會受較大影響,工業生產企業不再為臨時性限電影響生產而憂心,火力發電企業不再為“迎峰度夏”時刻發不出電而煩惱……可以說,江西用電市場叫好聲不斷。叫好聲背后,業內人士認為,關鍵還是今年起煤炭價格全面實現市場化,煤電聯動啟動后帶來了利好局面。
今年1~6月,我省全口徑發電量384.05億千瓦時,統調發電量311.62億千瓦時(指調外省的電用),其中水電發電量20.97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1.36億千瓦時、火電發電量289.29億千瓦時。從這個數據來看,我省電力主要還是靠火力發電。因此,我省的火電企業最缺緊的就是“煤”,我省占八成以上的煤炭都是靠從外省(或進口國外煤)來供應。在國家沒有實施煤電聯動(煤企與火力發電企業)前,我省的火力發電企業為了要煤發電,可謂是費盡心思。
2012年12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發改委不再下達年度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意向框架。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自主銜接簽訂合同,自主協商確定價格。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說,這一政策的出臺不僅在于解決煤電矛盾,對保證電力供應和引進民資至關重要,也是為將來的電力體制改革鋪路。
“以前過低的重點合同煤價給火電企業生產造成了不小壓力,現在煤炭價格雙軌制終結后,政府干預將減少,煤炭價格可以隨行就市,我們想要誰的煤就用誰的煤。”央企某火力發電企業江西分公司王姓副總經理說,《意見》實施前因無煤下鍋,造成企業連年虧損,額度接近10億元;《意見》出臺后,煤價成本可向下游傳導,給火電企業投資一個確定性的收益保證,這對引進民資和保證今后的電力供應是很重要的。王先生說,煤電聯動后不到半年,效果就顯現了,他說估計該企業今年的盈利能力可達2億元。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沖高回落 煤焦振幅加大 下一篇:鋼價漲勢延續 后市寄望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