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唯一出路:控產量 調結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跌跌不休的鋼價加上不斷疲軟的下游需求,讓鋼企很難交出靚麗財報。6月7日,記者從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獲悉,今年1~4月份,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969億元,同比增長0.76%;…
跌跌不休的鋼價加上不斷疲軟的下游需求,讓鋼企很難交出靚麗財報。6月7日,記者從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獲悉,今年1~4月份,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969億元,同比增長0.76%;實現利潤26.95億元,同比增2.7倍。
值得一提的是,其銷售利潤率僅為0.23%,處于工業行業最低水平;虧損面達39.53%,同比上升2.32個百分點。扣除投資收益,4月份鋼鐵主業明顯虧損。
對此,不少業內專家預計,今年下半年鋼價仍將面臨一波巨大跌幅。分析師指出,國內鋼材市場自2月中旬以來,已持續下跌3個月,累計跌幅也較為可觀,但基于宏觀政策面偏弱的大背景,且鋼廠檢修才剛開始,降低的產量較為有限,鋼材市場尚不具備反轉的基礎或條件。
行業連虧6個季度
今年以來的鋼市行情,是令人難過的5個月,上游原料市場、鋼廠、鋼貿商,皆受影響。
中鋼協最新報告指出,“鋼材價格處于低位并波動下行,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仍居高位,鋼鐵企業經濟效益水平明顯偏低,行業面臨的經營形勢依然非常嚴峻。”
據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稱,從2011年四季度開始到去年年底,行業已連續五個季度出現虧損,今年一季度中鋼協會員企業的鋼鐵主業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中鋼協報告指,盡管鋼材市場需求復蘇遲緩,我國鋼產量仍然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粗鋼產量增速已超過GDP增速。
數據顯示,5月末,國產鐵精礦價格為884.92元/噸,環比降幅為5.55%。進口鐵礦石(粉礦)到岸價格為134.11美元/噸,環比降幅為4.98%;折合人民幣價格為969.63元/噸,環比降幅為5.61%。
針對鐵礦石價格回落,中鋼協指出,主要是受產能釋放較快、市場去庫存化等因素影響,國內鋼材價格呈持續下行走勢。截至5月末,中鋼協CSPI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連續14周下跌,跌至101.83點,是自2009年11月份以來的最低點,環比下降3.71%,同比下降13.35%。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含重復材)累計產量分別為23888萬噸、25815萬噸和33426萬噸,分別同比增長7.0%、8.4%和10.4%,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別提高4.3、6.5和4.2個百分點。
鋼鐵廠減產不容易
目前鋼鐵行業正處于低需求、高產量、高庫存、低利潤的格局中,鋼廠去庫存壓力倍增,除降低原料采購價降低成本外,為何不減產呢?
昨日(6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其實鋼廠在減產上,也是欲罷不能。首先,一個是資金周轉的問題。如果維持高產量生產,可以讓公司運營正常,獲得銀行的信任發放貸款。
其次,鋼廠對于減產、停產策略依然謹慎。如果行情不好就將高爐暫時停掉,那么,行情好時,將高爐重新點火至少要花費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并且要耗費一、兩個月時間;對鋼廠而言,只要每天正常經營的虧損額少于高爐停掉后重新點火導致的虧損額,他們就愿意扛著,繼續生產。
最后,鋼廠之所以不愿首先減產、多選擇觀望,主要原因是保護自己已占有的市場份額。為了防止已有市場,在有需求的時候能夠快速供貨,保證現有市場占有率穩定,鋼廠有時寧愿通過一系列的訂貨、結算優惠政策補貼代理商,也不愿意輕易放棄市場。
龐大的鋼鐵產能持續釋放,令鋼廠自嘗了“苦果”。數據顯示,5月上、中旬粗鋼日產量逼近220萬噸,具有價格發現功能的期貨,則連連跌破支撐位并創年內新低,主要品種月內跌幅普遍達5%~10%。其中,上海5.5熱卷收于3400元/噸,較4月末跌8.4%,較年初高點下跌20.9%。
記者注意到,隨著鋼價的持續走低,鋼企盈利隨之進一步惡化。上述中鋼協公布的重點大中型鋼廠,4月份利潤僅1.53億元,足以證明眼下的“尷尬”。
不過,部分鋼廠也被迫選擇檢修,且較前期呈現增加態勢。據統計,截至5月31日,全國共有11座高爐已確定停爐或檢修,影響鐵水產量約110萬噸。同時,另有部分鋼廠則采取降低高爐利用系數等方式進行隱性減產。
對此,分析師指出,“當前鋼廠檢修動態與2012年7月末相似,即鋼廠由滿負荷生產轉向開始減產,未來檢修是否進一步擴大范圍仍需觀察。只有當檢修持續一段時間之后,粗鋼產量才會出現實質性下降,市場才有出現轉機的可能。很顯然,當前鋼廠檢修剛有苗頭,暫不具備令鋼市轉折的條件或基礎!
鋼價弱勢難改
今年我國鋼鐵行業的總體運營情勢依然嚴峻。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粗略統計,目前鋼鐵業的資產負債率已接近70%,進入高風險區域;而一季度末鋼鐵業長期借款減少,而短期借款增加,說明鋼廠運營日趨艱難;應收賬款大幅增加,表明由于行情不好,壞賬可能增加,并導致資金周轉困難。
從當前整個鋼鐵行業的情況來看,預計二季度上市鋼企的業績表現難言樂觀。
“事實上,蔓延在中國鋼鐵行業的負面情緒,讓鋼鐵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持續走低的鋼價,影響了鋼鐵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使得鐵礦石需求強度有所減弱,而這也讓鐵礦石價格跌至7個月低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需求前景引發廣泛焦慮,且行業產能過剩現象令人擔憂,中國的交易商和鋼鐵企業(占全球海上鐵礦石進口量的60%)一直在清理庫存。
“從目前鋼市格局來看,供需矛盾仍舊加劇惡化,產量的攀升勢頭不減,制造業的低迷程度明顯差于預期,鋼廠若不采取減產、檢修等自救措施,鋼價弱勢難改,下方空間仍存,探底趨勢不改!狈治鰩熑缡侵赋。
目前我國粗鋼總產能約為10億噸,遠超去年的總產量7.165億噸。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控產量、調結構仍然是當前我國鋼鐵企業走出“旺季不旺”怪圈的唯一出路。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廢品回收一天一價行情差 下一篇:張家港永鋼原料改造工程三大轉運站實施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