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自貿協定或7月落地 專家稱金融或為突破口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5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伯爾尼同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了結束中瑞自貿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并宣布建立金融對話機制。圖為李克強與毛雷爾舉行會談后出席簽字儀…
5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伯爾尼同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了結束中瑞自貿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并宣布建立金融對話機制。圖為李克強與毛雷爾舉行會談后出席簽字儀式。 新華社記者 馬占成 攝
中國網5月29日訊(記者 楊威) 5月24日,中國與瑞士簽署結束中瑞自貿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并宣布建立金融對話機制,這標志著雙方自2010年啟動的自貿區談判基本塵埃落定,離協定簽署和批準實施僅一步之遙。商務部專家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中國跟發達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雙邊經貿合作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其中貿易金融或將成為突破口。
中瑞自貿協定簽署諒解備忘錄
經過歷時兩年多的九輪談判,中國和瑞士日前簽署了結束中瑞自貿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為爭取盡快簽署和實施這一惠及兩國民眾的貿易協定,目前雙方正就協議內容履行各自國內程序,并探討于今年7月左右正式簽署這一協議的可行性。
中瑞自貿區談判是中國總理李克強此次訪問瑞士議程中的核心內容。李克強總理抵達瑞士當天在《新蘇黎世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其意義非同一般。”
根據協定,瑞士承諾對中國出口99.7%的貿易量實行零關稅,且沒有任何過渡期,雙方同意在協議生效之日起實行。中方承諾對瑞士84%的產品進口量實施零關稅,其中67%同意在協議生效之日起實施零關稅,另外的17%中方同意在5至10年,最多15年,實施零關稅。
在工業品方面,瑞士承諾自協議生效之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所有工業品實行零關稅,其中包括中國有較大出口利益且出口份額也較高的紡織品、服裝、鞋帽、汽車零部件、金屬制品等工業品。
在服務貿易方面,瑞士在簽證、工作許可、居留許可的受理發放方面,首次同意規定辦理的時限,同意和中方進行中醫藥合作的對話,并在旅游、翻譯等領域做出進一步承諾。
分析認為,作為離歐盟最近的非歐盟國家,瑞士同時還是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成員。中瑞自貿協定的達成,將在貨物與服務貿易、投資領域產生輻射效應、示范效應,對我國深化與歐洲的經貿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認為,這是中國跟發達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雙邊經貿合作上邁出的重要一步。瑞士居民收入水平較高,在某些精密制造業方面技術發達,將在中瑞經貿合作方面打下堅實基礎。
貿易金融或將成為突破口
據悉,中國目前是瑞士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的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資來源國,中瑞自貿協定將為兩國開啟更為廣闊的經貿合作空間。
商務部部長助理俞建華近期表示,瑞士地處歐洲中心,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競爭優勢。“高度互補”是中瑞雙方經貿合作的關鍵詞,兩國之間的自貿協定,對于雙方深化經貿合作的意義不言自明。
此外,貿易金融或將成為中瑞經貿突破口。一直以來,瑞士是全球財富管理、私人銀行中心,同時也是國際貿易金融中心,掌管全球1/3的貿易及相關金融、服務,其中,中國正是瑞士最大的客戶。可以預見,中瑞簽署的FTA將給瑞士的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提供發展機遇和巨大的中國市場。
據《新華網》報道,李克強在瑞士《新蘇黎世報》發表的署名文章《為什么選擇瑞士》中提出,訪問瑞士的3個目的是:推動中瑞自貿區進程、加強雙方金融領域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增進兩國互信與理解。
上述媒體報道稱,在瑞士經濟金融界人士午餐會上,李克強發表了題為《攜手邁向中瑞務實合作的新未來》的演講,隨后,雙方還宣布建立金融對話機制。
“瑞士作為非歐盟的歐洲國家,金融業比較發達,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瑞士貨幣較為穩定,瑞士法郎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避險貨幣”,白明認為,金融業將成為中瑞經貿合作中重要的一環。
瑞士鐘表價格難“跳水”
提到瑞士,很多中國消費者比較熟悉的是價格不菲的瑞士名表。如果中瑞達成自貿協定,兩國進出口的大多數商品的關稅將得到大幅削減,甚至會達到零關稅,這是否將意味著瑞士手表將由于關稅的削減而得到大幅降價?
俞建華表示,進口瑞士鐘表的關稅,是一個逐漸降低的過程,不是零關稅。但長期來看,價格可能會呈現下降的趨勢。
以瑞士鐘表為例,屬于部分降稅之列,即10年內降低60%的關稅。從具體降稅安排看,瑞士鐘表從自貿協定生效之日起開始降,第一年降18%,以后每年大約降5%。
在白明看來,中瑞自貿協定的最終簽署,并不能顯著地降低瑞士手表的價格。白明認為,瑞士手表是高檔奢侈品,但關稅只占其中的11%,而占主要地位的消費稅和奢侈品稅。此外,鐘表等奢侈品業同其他商品不同,代理等中間商的銷售模式,可能采用提價的方式,阻礙其實際價格“大幅”跳水,最終消費者很難得到應有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