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煤炭企業遭遇轉型難
來源:中國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黃金十年”翻頁而過,煤炭行業陷入“寒冬”,轉型成了煤炭企業不得不邁的一道門檻兒,企業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小型煤炭企業認為,大型行業巨頭的成功經驗很難復制。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計,…
“黃金十年”翻頁而過,煤炭行業陷入“寒冬”,轉型成了煤炭企業不得不邁的一道門檻兒,企業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小型煤炭企業認為,大型行業巨頭的成功經驗很難復制。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計,如果煤炭企業不能成功轉型,當寡頭壟斷局面形成時,將有近20個中型煤炭企業被淘汰出局。其中,貴州占據5個,四川、云南占據5個,東三省5個,安徽、河南、江蘇則占據剩下的5個。
難以復制的巨無霸
規模最大的神華集團無疑是煤炭產業中日子過得最好的企業之一,它的全產業鏈擴張做得有聲有色,但它的模式卻不容易復制。
神華早在行業寒冬前,就已經著手落實競爭方案。神華集團由于其特殊的央企地位和龐大的規模,在產業鏈整合上已經處于顯著的領先優勢,其特殊性在煤炭行業是難以復制的。
內蒙古一家煤炭企業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煤炭企業全產業鏈擴張模式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將很難產生集聚效應,而資金門檻也使得中小型煤炭企業難以模仿其他大型煤炭集團的做法。
今年3月份,澳大利亞大型煤炭生產商New Hope放緩開發新煤炭項目的速度,計劃成立一個石油和天然氣業務部門,通過收購資產和并購企業的方式拓展油氣業務,向多元化能源公司轉型。
采訪中,包括同煤集團在內的四家煤炭企業都已意識到單純地生產煤炭的路很難再走下去,煤炭企業到了轉型階段。去年12月,同煤集團正式控股漳澤電力并接收中電投華北分公司山西境內的6+1企業,成為了煤炭行業第一個通過資本市場形成“煤電一體化”企業聯合體的成功案例。同煤集團新聞辦主任李德忠介紹,2013年,同煤集團將繼續走煤電重組的路子,并從風電項目入手,逐步涉足太陽能發電、煤層氣發電、生物質能發電,使新能源的發電項目達到一定的產業規模。
“小船”未必好調頭
盡管煤炭企業的轉型風生水起,但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卻發現,從轉型中獲利的基本上都是煤炭巨頭,中小型煤炭企業還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一向被業界稱做“船小好掉頭”的中小型煤炭企業這次并不知道究竟該“調”向哪里?
煤炭企業轉型應該圍繞煤炭,往煤炭周邊產品行業或是下游的深加工行業方向發展。
事實上,目前國內煤炭領域還沒有一個轉型成功的案例可供企業復制套用,但企業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點或是面參考,比如兗礦集團的“走出去”,去國際市場上找資源。
煤炭的主要能源地位還將在我國長期存在,短期內不可替代,煤炭生產加工消費的高效化、清潔化、綠色化是我國煤炭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山東能源的模式創新具有借鑒意義。“煤炭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還是要從轉變觀念做起,改變傳統的煤炭經營的思維模式,從單純的開采業向加工業、服務業延伸,從生產商轉變為服務商。”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澳聯儲降息對中國鋼市的影響 下一篇:中鋼協:第一季度我國粗鋼產量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