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敵 國內煤炭巨頭被迫大幅降價
來源:國際煤炭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遭遇進口煤低價沖擊的同時,煤企們現在又不得不面對下游企業的聯合圍剿。 在當前下游需求依舊萎靡不振的情況下,鋼企和電企們紛紛強強聯合對抗煤企,受此壓迫,包括神華寧煤集團在內等…
在遭遇進口煤低價沖擊的同時,煤企們現在又不得不面對下游企業的聯合圍剿。
在當前下游需求依舊萎靡不振的情況下,鋼企和電企們紛紛強強聯合對抗煤企,受此壓迫,包括神華寧煤集團在內等多家大型煤炭企業無奈“被逼降價”。“現在煤企們正腹背受敵,接下來境遇可能會更糟。”有專家如此預測說。
小洪是一家煤企的銷售人員,在曾經的煤炭黃金十年,他完全不用出門,就有客戶上門搶煤;然而最近卻是每天都在不斷聯系全國各地的鋼廠,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打過去之后,得到的都是失望。“現在鋼企們紛紛停爐檢修,降低庫存,我們就只能天天無奈。”就在采訪間隙,突然有一鋼廠負責人打來電話,接完后,雖然看他輕松很多。“慶幸終于銷售出一車煤,但這離公司給我的任務還差得遠。現在很亂,滿腦子都是鋼廠會拿煤嗎?有希望的是哪些?不管怎樣,明天還得繼續,沒希望也要奔著希望去努力。” 而小洪只是煤企腹背受敵的一個縮影。
作為國內煤老大神華的控股公司,神華寧煤負責人也證實,集團的無煙煤在上個月中旬曾根據行情擬降價50元/噸,但客戶卻要求降價80~100元/噸,就這樣僵持著到了4月。“目前怎樣應對市場,怎樣對煤炭銷售價格進行調整,還需要相關企業共同努力,盡量達成共同應對的統一意見。”上述負責人說。
鋼、電企業聯手抵制,主要源于需求萎縮,企業們為了降低成本,一邊減少采購,一邊又在大量低價購買進口煤。據潞安集團介紹,2~3月,分布各地的十家鋼廠粗鋼產量分別減產5%~15%不等。監控的全國29家電廠的發電量在一季度齊降,電煤庫存則陸續上升。
此外,作為電企代表,中電聯還非常鼓勵電企使用低價進口煤,其曾在2月末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出,應該“利用好國際市場煤炭相對寬松的環境,進一步擴大煤炭進口,滿足東部沿海地區煤炭需求,平抑國內電煤市場價格”。在中電聯的要求下,目前60%以上的電廠開始采購進口電煤。
面對嚴峻形勢,有的煤企不得不申請地方政府展開“地方保護”。有消息稱,河南省多家煤炭企業商定向政府提出“煤電互保”方案,要求政府出手提倡省內電力企業優先使用省內煤炭。
然而,煤炭市場營銷專家李朝林認為,限制進口煤并非最佳解決途徑,“曾經我們還是凈出口國的時候,煤價也很低。事實上,決定煤炭價格高低的關鍵因素還是國內的供求關系”。李朝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