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持續下跌 火電投資機會顯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6日,最新發布的環渤海市場煤煤價顯示,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22元/噸,連續11周下跌,創歷史新低。目前環渤海港口煤炭庫存、沿海電廠的煤炭庫存均處于較高的位置,…
3月6日,最新發布的環渤海市場煤煤價顯示,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22元/噸,連續11周下跌,創歷史新低。目前環渤海港口煤炭庫存、沿海電廠的煤炭庫存均處于較高的位置,預計短期內國內煤價仍然呈現下跌趨勢。
國內市場煤價格持續下跌,而國際煤價則企穩。2月28日澳大利亞BJ動力煤價格為93.4美元/噸,環比1月底下降1%。目前價格處于2013年以來的低位,預計后續價格也呈現下降趨勢。
我們認為3~5月間電煤供需將進入傳統淡季,煤價的降幅預計將更加明顯。原因是:
(1)取暖用煤用電需求將退出市場。進入3月后,北方地區冬季取暖用煤將退出市場需求,南方地區因天氣原因而增加的居民取暖用電需求也將減退。
(2)煤礦復工,供給增加。春節前煤礦一般均會放假停產,供給減少。春節后,煤礦陸續復工,供給增加,尤其是兩會之后煤礦復工進度將加快,供給增量更加明顯。
(3)海外煤炭供給的持續沖擊。
(4)價格由沿海向內陸傳導,煤價普跌。沿海地區因供銷渠道通暢,供需信息透明,價格市場化程度高且敏感。目前下水煤價格的持續下跌既反映出煤炭需求的疲軟,也反映出經銷商信心不足。這種信號將逐步向上游鐵路直達煤地區和坑口煤地區傳導,煤價將由沿海到內陸依次下跌。
結合歷史煤價淡季變化規律,我們認為下水煤、內陸煤價格將普跌。相應的,煤價下跌過程中,火電公司的盈利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
春節前,對“國際煤價上漲”的預期是抑制電力股表現的重要因素。在春節前與北京、上海、廣深地區投資者的交流中,我們明顯感覺到投資者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煤價大幅上漲”的預期非常強烈。部分投資者預期全球印鈔,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煤價上漲,并最終傳導到國內煤價上。但是我們基于供需關系分析,認為國內煤炭供需環境寬松,動力煤價格很難上漲。同時煤炭在大宗商品中的貨幣屬性是最弱的,在經濟溫和復蘇的情景下,煤價平穩,而淡季則下降趨勢明顯。
春節后,隨著諸多要素的變化,投資者對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預期發生了明顯變化。而從節后的國內外煤價走勢看,市場也印證了我們對煤價穩中有降的判斷。
我們基于謹慎原則,僅假設2013年市場煤價均價與2012年12月的水平相當。由于2012年煤價前高后低,因此2013年市場煤均價較2012年均價下降10%。由于各公司間的綜合煤價存在差異(合同煤、市場煤、進口煤結構差異、地域差異),預計各公司綜合煤價降幅在5%~10%之間。
總的來看,煤價下跌,電力行業盈利持續回升的基本面沒有變化,電力板塊防御性的投資特征也未改變。在市場平淡或下跌過程中,電力行業可以獲得超額收益,因此我們維持對行業“推薦”的投資評級。從短期投資邏輯上看,我們緊盯“煤價下跌,火電盈利上升”這條主線,建議投資者關注國電電力、華電國際、華能國際(規模最大的火電公司)。區域性的火電公司如內蒙華電、粵電力、上海電力、寶新能源、皖能電力等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