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二號轉爐改擴建工程一次熱負荷試車成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8日,本鋼二號轉爐改擴建工程一次熱負荷試車成功并投入生產。該工程歷時278天,它的建成投產,不僅提升了本鋼轉爐的裝備水平、產能和節能環保能力,還有利于產品開發和產品結構調整,為本鋼…
28日,本鋼二號轉爐改擴建工程一次熱負荷試車成功并投入生產。該工程歷時278天,它的建成投產,不僅提升了本鋼轉爐的裝備水平、產能和節能環保能力,還有利于產品開發和產品結構調整,為本鋼集團實現穩增長打下堅實基礎。本鋼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經理楊維,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許家彥,以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到現場祝賀,并慰問了參戰施工人員。
該工程于去年11月24日開工建設。二號轉爐位于一號、三號轉爐中間,爐間距離只有24米。由于是在線改造,還要不影響這兩臺轉爐正常生產,因此,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
為確保二號轉爐改擴建工程順利進行,板材煉鋼廠作為該項目負責單位,認真總結了去年投產的三號轉爐改擴建經驗,對在施工中暴露出的結構、土建設計不合理之處進行了完善,對施工工序進行了重新排序,使施工工序更科學準確、易于把握,確保了整個工程有序進行。
為了加快施工速度,他們采用“兩面三線”的施工方案。在建廠和施工單位在板材煉鋼廠主廠房15.6米處,先搭出一個施工平臺,把高60多米的空間一分為二,形成上下兩個作業面。15.6米平臺以上進行廠房鋼結構安裝,15.6米平臺以下進行轉爐、渣道基礎的土建施工。另外,還有一條線是原料跨鋼結構施工安裝,三條線齊頭并進。
他們結合作業面狹小的實際,實行分塊作業。這種施工方法計劃性強,任何一項出現問題就會影響下道工序施工,影響到整個工程進度。因此,在建廠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嚴格按照計劃施工,準確把握節點,確保了整個工程進展順利。
板材煉鋼廠生產系統全力為工程施工創造條件。由于場地狹小,無法在現場設立吊裝設備,因此,該工程的結構安裝所需構件和設備,要使用生產用天車進行,與生產交叉作業。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該廠生產系統盡量騰出天車,全力配合施工。本鋼集團相關部門也為該工程提供有力支持,全力配合、特事特辦,確保了二號轉爐改擴建工程順利交工。
改擴建后的二號轉爐,容積由150噸增加到180噸,一次、二次除塵裝置能力增強,同時,新上的蒸氣過熱裝置,使轉爐鍋爐壓力提高,回收蒸氣能力提高,緩解了精煉工序蒸氣不足的壓力,將有效提升負能煉鋼水平,既環保又節能 。
該工程于去年11月24日開工建設。二號轉爐位于一號、三號轉爐中間,爐間距離只有24米。由于是在線改造,還要不影響這兩臺轉爐正常生產,因此,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
為確保二號轉爐改擴建工程順利進行,板材煉鋼廠作為該項目負責單位,認真總結了去年投產的三號轉爐改擴建經驗,對在施工中暴露出的結構、土建設計不合理之處進行了完善,對施工工序進行了重新排序,使施工工序更科學準確、易于把握,確保了整個工程有序進行。
為了加快施工速度,他們采用“兩面三線”的施工方案。在建廠和施工單位在板材煉鋼廠主廠房15.6米處,先搭出一個施工平臺,把高60多米的空間一分為二,形成上下兩個作業面。15.6米平臺以上進行廠房鋼結構安裝,15.6米平臺以下進行轉爐、渣道基礎的土建施工。另外,還有一條線是原料跨鋼結構施工安裝,三條線齊頭并進。
他們結合作業面狹小的實際,實行分塊作業。這種施工方法計劃性強,任何一項出現問題就會影響下道工序施工,影響到整個工程進度。因此,在建廠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嚴格按照計劃施工,準確把握節點,確保了整個工程進展順利。
板材煉鋼廠生產系統全力為工程施工創造條件。由于場地狹小,無法在現場設立吊裝設備,因此,該工程的結構安裝所需構件和設備,要使用生產用天車進行,與生產交叉作業。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該廠生產系統盡量騰出天車,全力配合施工。本鋼集團相關部門也為該工程提供有力支持,全力配合、特事特辦,確保了二號轉爐改擴建工程順利交工。
改擴建后的二號轉爐,容積由150噸增加到180噸,一次、二次除塵裝置能力增強,同時,新上的蒸氣過熱裝置,使轉爐鍋爐壓力提高,回收蒸氣能力提高,緩解了精煉工序蒸氣不足的壓力,將有效提升負能煉鋼水平,既環保又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