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年內強勢難改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2月以來,國際油價走出一波凌厲的漲勢,紐約原油期貨交投最活躍的5月合約在3月1日沖上每桶110元的關口,雖然此后有所回落,但一直穩居在每桶105美元上方。很難想像,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石…
2012年2月以來,國際油價走出一波凌厲的漲勢,紐約原油期貨交投最活躍的5月合約在3月1日沖上每桶110元的關口,雖然此后有所回落,但一直穩居在每桶105美元上方。
很難想像,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石油進口國及消費國的中國,卻并沒有定價話語權,只能被動接受國際油價的飆漲。3月20日,國內汽柴油再度提價,價格創出歷史新高。
那么,中國到底該如何扭轉尷尬的局面呢?
中國證券報:您對國際油價的未來走勢怎么看。能否分短期(1-3個月)、中期(一年)和長期(未來更長時間)三個階段分別談談?
FrankTimis:短期來看,歐債危機陰云未散,同時地緣局勢也將發揮作用。鑒于2010年利比亞戰爭導致供給中斷、油價大漲,我認為當前的國際油價走勢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油價總體漲勢不會變化,短期內將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從未來一年的情況看,2012年全球對石油的需求不會減少,因此年內油價將以上揚為主。即使在未來10-20年間,以頁巖氣和可再生能源為代表的能源將進一步削弱石油的戰略地位,但油價仍將維持在90-120美元水平。
中國證券報:中東局勢對油價到底會有多大影響?
FrankTimis:中東局勢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成為油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一旦供應通道被阻斷﹐國際油價必現飆升。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去年以來的高油價實際上已經包含了北非﹑中東局勢負面影響所帶來的溢價成分,因此其再要大幅走高難度已經很大。
中國證券報:您怎么看待中國目前的原油進口結構?有什么辦法來緩解目前高度依賴進口的困局嗎?
FrankTimis:目前中國海外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和非洲,因此,前者若出現一些不可控風險,將直接對中國石油供應保障提出巨大挑戰。顯然,石油供應來源的適當多元化能有效分散上述風險。我認為,中國在安哥拉的模式值得借鑒,而且非洲未來必定成為另一個“中東”。
我建議中國加大力度尋找國外油氣資源,積極參與油田的早期開發,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更多國外油氣資源,取得穩定供應。此外,鑒于現在剩余的非常規油資源量比常規油大得多,中國還可以加大相關科研技術投入,與國際先進的非常規油資源公司合作,大力開發這類資源。例如,擁有巨大儲量資源的非洲石油公司對中國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中國證券報:您覺得中國的企業怎樣才能更好地把握非洲石油開發機會?
FrankTimis:中國企業可以加快作出決策的速度,以免錯過最佳投資時機。我認為中國可在西非開展自己的能源戰略,非洲石油公司在西非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最大面積勘探特許權,我非常希望繼續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深度參與西非近海石油資源開發。雙方合作后,我們將與中國企業分享西非六國的大量潛在石油資源,同時保障中國企業在西非項目投產后獲得的石油供給。
中國證券報:中國即將推出原油期貨,您認為從時機上看是否合適?它對于提高一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權有何意義?
FrankTimis:我認為,中國應盡早推出原油期貨,這不僅能幫助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贏得話語權,有望成為在亞太地區的原油定價中心,同時也能完善國家能源安全體系。當然,一個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是原油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中國最終能否成為新的定價中心,關鍵還要看中國是否能進一步完善金融和市場系統。
中國證券報:您對中國原油期貨在合約設計上有什么意見?
FrankTimis:我認為,原油期貨合約的具體設計仍取決于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程度以及外匯管制。由于中國金融體系尚未完全開放,在結算貨幣方面如果以人民幣結算會制約原油期貨的競爭力及未來發展,因此,采取美元計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在合約的交割期限、持倉比例的設置上,應該更趨近于國際主流的原油期貨合約。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稀土之爭,中國勝算幾何? 下一篇:銅加工企業“出走”應對瓶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