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銅過度進口帶來的庫存累積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財富贏家網消息,海關總署公布統計快訊顯示,2012年2月,中國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484569噸,1-2月累計進口898533噸,累計同比增長49.8%。這個增速大大超過往年1-2月份進口增速,從2011年11月…
財富贏家網消息,海關總署公布統計快訊顯示,2012年2月,中國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484569噸,1-2月累計進口898533噸,累計同比增長49.8%。這個增速大大超過往年1-2月份進口增速,從2011年11月份開始,中國單月進口量已連續四個月超過40萬噸,這在往年是從未有過的。
近期中國銅進口超預期
從2011年初到現在,中國銅進口經歷了從奔潰到重新加速的過程,2011年3月份銅進口同比下跌33.3%,同時據報道保稅區倉庫銅庫存高達60萬噸。直接導致了銅價乃至有色板塊行情的大崩盤。但從2011年10月份開始,中國銅進口開始加速,過去四個月累計進口銅186萬噸,累計同比增長43%。
這種瘋狂的進口似乎沒有得到基本面的支持:一是國內銅需求并不旺盛,二是銅的內外比價關系并不支持銅進口。近期中國銅過度進口直接導致全球銅庫存“大搬家”,一方面,國內銅庫存重新到達歷史高位。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已創出22.5萬噸的歷史最高,比2011年最高峰高出約5萬噸,保稅區倉庫庫存約35-40萬噸。另一方面,LME不斷下跌,目前只有27.6萬噸,比2011年最高峰時下降了20萬噸。而且目前LME銅庫存的注銷倉單有8.71萬噸,也就是說,未來LME銅庫存還會繼續下跌,有可能跌破20萬噸。
中國需求在上升嗎?
目前滬銅與倫銅價格比值為7.06,一般7.4是比價均衡水平,高于7.4有利于進口,低于7.4理論上有利于出口。從2011年10月份開始,內外銅價比值就已經低于7.4。在目前7.06的比值下,國內進口1噸銅大約虧損3000元。
在進口虧損的情況下還繼續大肆進口是否有需求方面的支持呢?
從2011年11月開始的大量進口主要原因今年春節在一月份,為節后開工備貨導致的“補庫存”需求。那么“節后”就需要需求方面數據的兌現,但目前還沒有。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1-2月份,中國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11.4%,而2011年1-2月累計增速為14.1%。從PMI各分項數據看,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經濟在“補庫存”,而2月份數據似乎顯示經濟在“去庫存”。
對近期銅價走勢的影響
近期有意思的是從國內外兩個角度看市場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從國外角度看,美國經濟數據屢超預期,經濟平穩復蘇,歐債危機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中國政策進入寬松周期,大量的銅進口說明中國需求預期良好,盡管目前尚未實現。因此看好銅價走勢。但從國內角度看,大量銅進口導致庫存堆積如山,國內能否消化?政策寬松還僅處于“預調微調”范疇,并不是大規模刺激經濟,房地產調控仍不會放松,工業增加值增速明顯下滑,2012年經濟增速仍會放緩,需求繼續下滑。因此銅價不會有大的趨勢性行情。風險在于美國經濟復蘇能不能足夠強勁帶動中國出口增長,中國出現“出口拉動”而不是“內需推動”的景氣周期。這點還需繼續跟蹤。
在經歷了春節前的“補庫存”后,春節后就需要有實際需求的強勁增長來消化庫存。但這一點尚未有數據支持,我們目前對金屬價格走勢仍維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