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4日,在合肥舉行的2010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上,2010中國企業500強揭曉,500強營業收入為2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27%,這是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增長幅度首次低于10%。雖然…
4日,在合肥舉行的2010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上,2010中國企業500強揭曉,500強營業收入為2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27%,這是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增長幅度首次低于10%。雖然影響了此次“成績單”,但有專家認為,金融危機也讓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得到提升。而中國企業要持續做大做強需要由過去的學習和模仿向自主創新轉變。金融危機
由于我國已經廣泛參與到全球化大生產和分工中,企業與外界的經濟聯系前所未有地加強,從2010中國企業500強的數據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大企業發展造成了較大沖擊,不僅此次500強入圍門檻增幅下降,企業營業收入增幅下降,營業收入負增長的企業數量也有所增加,海外收入則減少。
從2002年中國企業聯合會第一次進行中國企業500強排序以來,中國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從2002年的20億元提高到2010年的110億元,但是2008年以來的入圍門檻增加幅度持續減少,從2008年的凈增加22.9億元,減少到2009年凈增加12.3億元,進而減少到2010年凈增加5.4億元。
2010中國企業500強中,共有99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比上年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達到了56.7%。99家營業收入負增長的企業中有22家鋼鐵企業,占22.2%,是金融危機中受沖擊面最大的行業領域。進出口貿易類、物流和海運類大企業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三大航空公司、兩大石油企業和七家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大企業的沖擊最直接表現在企業海外收入的減少上。2009年,500家中國大企業的海外總收入為25047.83億元,比2008年的25935.68億元減少了887.85億元,下降幅度為3.42%。其中,國有大企業海外收入較上年減少了704.87億元,下降幅度為3.1%。國有企業中,中央企業海外收入減少了216.69億元,下降幅度為1.21%。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表示,我國大企業要做自主創新的主力軍,在國家自主創新戰略中充分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他認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在于自主創新。眾多企業的實踐表明,一旦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突破,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打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企業的面貌就會煥然一新。
據王忠禹介紹,我國大企業在創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發展。企業的研發投入近兩年來分別以21.0%和14.5%的速度增長,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穩步提高。企業專利擁有量大幅增長,2010中國企業500強擁有專利16.9萬項,分別比2008和2009高出23.8%和13.3%,其中華為2009年申請國際專利1847件,排名世界第二。
據此次大會組委會副主任李建明介紹,此次大企業高峰會主題是“新階段:大企業的使命與責任”。他認為,大企業的責任不單指社會責任,更是指在新階段,大企業要引領中國企業從學習和模仿向自主創新轉變。
在這次的榜單中,一些高科技企業排位上升。民營科技企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年營業收入1492億元的成績,排位從2009年的44位上升至今年的37位。與此同時,以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太陽能等新興產業企業也進入榜單。(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