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價格暫難聯動 電價調整或到年底
來源:證券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動力煤價格的持續下跌,引起市場對于煤電價格聯動的猜測。但是,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電力企業和行業專家了解到,按照發改委新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短期內電價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小。“煤價雖然下跌…
動力煤價格的持續下跌,引起市場對于煤電價格聯動的猜測。但是,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電力企業和行業專家了解到,按照發改委新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短期內電價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小。
“煤價雖然下跌了,但是前幾年煤價一直在上漲,電力企業長期承受政策性虧損,現在煤價剛降一點,不太可能馬上就要下調電價。”華能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市場研究室主任韓文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電力企業處了解到,電力企業并未收到有關部門調低火電上網電價的通知。一位電力企業負責人更笑稱,這個消息更可能是煤炭企業為求脫困放出的風。
目前,煤價走低從時間跨度和下跌幅度上都已較大。時間長度上看,從去年5月份沿海煤價下行以來已經持續一年;下跌幅度來看,截至5月17日,環渤海指數同比下跌175元/噸,降幅22.2%;產地煤以山西大同南郊5500大卡弱粘煤車板含稅價為例,同比下滑145元/噸,降幅23.6%。
盡管如此,但是根據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繼續實施并不斷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雖然新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中,并沒有明確表明“年度周期”的起始點,但是從跨度長達一年來看,顯然電力價格調整較預期為長。
招商證券電力行業研究員彭金剛判斷,電價調整不會如此迅速,時間窗口還未到。他認為,按照發改委的價格調整周期是以年度為周期,政策是從去年年底才發布,那么今年三季度顯然未到調價窗口,不符合相關政策,而屆時煤炭價格是否能達到下跌超過5%的條件,也尚存在不確定性。
相對于電力價格下調,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對于今年國內電力總需求的擔憂更為明顯。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全社會累計用電量16302億千瓦時。除第三產業外,其他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速連續2個月低于全社會平均水平,顯示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全年來看用電需求不容樂觀,下半年需求預期比較平穩。”韓文軒說。
涉及動力煤的火電方面,設備利用率下滑明顯,仍然在拖累煤價走勢。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發電設備累計利用小時1430小時,同比減少51小時。其中火電利用小時1633小時,較去年同期下滑74小時,也是近4年首次低于1700小時;水電利用小時828小時,同比增加99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