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出口關稅與配額雙取消 焦企仍受困產能過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繼取消40%的出口關稅后,取消焦炭出口配額制的消息也被證實。國家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中,將焦炭從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中去除,轉而出現…
繼取消40%的出口關稅后,“取消焦炭出口配額制”的消息也被證實。
國家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中,將焦炭從“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中去除,轉而出現在“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中。
對此,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上述政策意味著我國對焦炭出口管理長達10年的配額制,在2013年被正式取消,轉由出口許可證制替代。
不過,有業內人士則認為,因為出口量有限,加之國內焦炭產能嚴重過剩,兩大利好政策對企業經營業績改善,效果依然有限。
焦炭價格上漲明顯
2012年12月17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發布的《關于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將焦炭從《出口商品稅率表》中去除。這也意味著從2008年8月20日至今征收的40%焦炭出口關稅,自2013年1月1日起被取消。
受上述政策影響,元旦過后,上游焦煤及焦炭的價格均有所反彈,焦化企業的開工率也緩慢回升。數據顯示,河北唐山地區焦炭價格較節前上漲30元/噸左右,目前二級焦炭廠大多維持在1650元~1680元/噸。山西地區二級焦節后上漲30元~50元/噸,目前當地二級焦主流執行在1430元~1450元/噸,長治地區部分貨源在1450元~1480元/噸。東北地區主流鋼廠采購價格上調50元/噸,當地焦企大多有所跟漲,幅度在50元/噸左右。
此外,2013年焦炭政策執行后,也帶動了上游焦煤價格。申銀萬國研究報告顯示,冀中能源的焦煤在1月份率先提價。1/3焦精煤不含稅提價30元/噸,主焦精煤和肥精煤提價60元/噸左右;目前,冀中1/3焦含稅價1216元,底部累計提價幅度已達130元,主焦煤1298元,底部累計提價幅度已達160元,肥煤1345元,底部累計提價幅度達140元。
“國家取消了焦炭出口關稅與配額制,我們也開始嘗試做外貿。1月份,焦煤已經上漲30元/噸,焦炭的價格也漲了20元/噸,企業的開工率也比之前提高了,并且估計焦炭的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永鑫煤焦化”)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稱。
該負責人表示,近期寧夏、內蒙古以及陜西等地區降雪較多,焦煤外運不便,導致原材料緊張,因此焦煤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焦炭。
難解產能過剩頑疾
整體來看,在出口配額及出口關稅同時取消的政策支撐下,焦炭出口市場2013年將獲得一定提升。分析師介紹,僅從出口配額方面來看,2009年之前,國內焦炭出口量與當年配額大致相當。不過受金融危機及40%的高關稅影響,從2009年起,國內焦炭實際出口數量大幅回落,其中2009年實際出口量僅占出口配額的4.56%,2010~2011年則分別為37%、39%,預計2012年為11%。
雖然國內焦炭出口已經放開,但2013年的出口量仍會有限。上述永鑫煤焦化人士稱,雖然放開出口,但是國外的客源變化不會很大,因此出口量也是相對穩定的,不會激增。
“2011年焦炭國際貿易量不足2000萬噸,即便2013年全給了中國,也僅占中國焦炭產量的4%,數量非常有限。”分析師稱。同時,分析師也預計,2013年的整體出口數量或增加到300萬~500萬噸水平,略高于2011年水平。因此,焦炭出口對緩解國內焦炭產能過剩起到的作用比較有限。
分析師預計,2012年全年焦炭產量約在4.4億噸。我國焦炭產能卻為5.8億~6億噸。這意味著有25%左右的產能是閑置的,而在山西等部分產能集中的地區,產能閑置率則更高。“從往年數據來看,個別做出口的企業,都有一定利潤,但全部放開出口也扭轉不了整個焦化行業虧損的局面。”分析師稱
國家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中,將焦炭從“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中去除,轉而出現在“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的貨物”中。
對此,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上述政策意味著我國對焦炭出口管理長達10年的配額制,在2013年被正式取消,轉由出口許可證制替代。
不過,有業內人士則認為,因為出口量有限,加之國內焦炭產能嚴重過剩,兩大利好政策對企業經營業績改善,效果依然有限。
焦炭價格上漲明顯
2012年12月17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發布的《關于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將焦炭從《出口商品稅率表》中去除。這也意味著從2008年8月20日至今征收的40%焦炭出口關稅,自2013年1月1日起被取消。
受上述政策影響,元旦過后,上游焦煤及焦炭的價格均有所反彈,焦化企業的開工率也緩慢回升。數據顯示,河北唐山地區焦炭價格較節前上漲30元/噸左右,目前二級焦炭廠大多維持在1650元~1680元/噸。山西地區二級焦節后上漲30元~50元/噸,目前當地二級焦主流執行在1430元~1450元/噸,長治地區部分貨源在1450元~1480元/噸。東北地區主流鋼廠采購價格上調50元/噸,當地焦企大多有所跟漲,幅度在50元/噸左右。
此外,2013年焦炭政策執行后,也帶動了上游焦煤價格。申銀萬國研究報告顯示,冀中能源的焦煤在1月份率先提價。1/3焦精煤不含稅提價30元/噸,主焦精煤和肥精煤提價60元/噸左右;目前,冀中1/3焦含稅價1216元,底部累計提價幅度已達130元,主焦煤1298元,底部累計提價幅度已達160元,肥煤1345元,底部累計提價幅度達140元。
“國家取消了焦炭出口關稅與配額制,我們也開始嘗試做外貿。1月份,焦煤已經上漲30元/噸,焦炭的價格也漲了20元/噸,企業的開工率也比之前提高了,并且估計焦炭的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永鑫煤焦化”)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稱。
該負責人表示,近期寧夏、內蒙古以及陜西等地區降雪較多,焦煤外運不便,導致原材料緊張,因此焦煤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焦炭。
難解產能過剩頑疾
整體來看,在出口配額及出口關稅同時取消的政策支撐下,焦炭出口市場2013年將獲得一定提升。分析師介紹,僅從出口配額方面來看,2009年之前,國內焦炭出口量與當年配額大致相當。不過受金融危機及40%的高關稅影響,從2009年起,國內焦炭實際出口數量大幅回落,其中2009年實際出口量僅占出口配額的4.56%,2010~2011年則分別為37%、39%,預計2012年為11%。
雖然國內焦炭出口已經放開,但2013年的出口量仍會有限。上述永鑫煤焦化人士稱,雖然放開出口,但是國外的客源變化不會很大,因此出口量也是相對穩定的,不會激增。
“2011年焦炭國際貿易量不足2000萬噸,即便2013年全給了中國,也僅占中國焦炭產量的4%,數量非常有限。”分析師稱。同時,分析師也預計,2013年的整體出口數量或增加到300萬~500萬噸水平,略高于2011年水平。因此,焦炭出口對緩解國內焦炭產能過剩起到的作用比較有限。
分析師預計,2012年全年焦炭產量約在4.4億噸。我國焦炭產能卻為5.8億~6億噸。這意味著有25%左右的產能是閑置的,而在山西等部分產能集中的地區,產能閑置率則更高。“從往年數據來看,個別做出口的企業,都有一定利潤,但全部放開出口也扭轉不了整個焦化行業虧損的局面。”分析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