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回應人民幣連續漲停:匯率預期基本穩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市場情緒由前期對中國經濟和貨幣前景的過于悲觀轉向樂觀,導致人民幣匯率走勢偏強。]進入2012年10月底以來,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連續漲停,由此引發了業界對于熱錢流入…
[“近期市場情緒由前期對中國經濟和貨幣前景的過于悲觀轉向樂觀,導致人民幣匯率走勢偏強。”]
進入2012年10月底以來,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連續漲停,由此引發了業界對于熱錢流入的關注。
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近期外匯形勢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國內外匯供求仍保持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預期基本穩定。盡管外匯形勢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但由于國際國內因素的共同作用,近期市場情緒由前期對中國經濟和貨幣前景的過于悲觀轉向樂觀,導致人民幣匯率走勢偏強。”
“總體看,我國國際收支有望繼續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資本有進有出、雙向流動。國際金融市場環境逐步改善及我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有利于我國吸引長期、穩定的資本流入。”上述負責人進一步指出。
人民幣匯率預期基本穩定
外匯局指出,近期,在主要發達經濟體相繼實施大規模貨幣刺激政策、主權債務危機出現積極進展、國內外貿出口增速加快、經濟顯現觸底回升跡象等因素作用下,市場對于我國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的緊張情緒有所緩解。
昨日外匯局公布數據也顯示,2012年10月份,銀行代客結匯1250億美元,售匯1172億美元,結售匯順差78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環比下降9.1%,售匯環比下降10.6%。
外匯局指出,售匯降幅大于結匯降幅導致凈結匯增加,結售匯順差78億美元,環比小幅增加15億美元,但10月份遠期結售匯仍為逆差。
從跨境收支情況看,數據顯示2012年10月,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入2088億美元,對外付款2142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53億美元。其中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入環比下降4.9%,支出環比下降6.3%,連續兩個月小幅流出,內地對香港繼續保持資金凈流出。
“從人民幣匯率走勢看,境內外即期人民幣匯率差價進一步收窄,半年以上遠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延續升水(即未來人民幣匯率貶值)。”外匯局稱,“綜上,當前國內外匯供求仍保持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預期基本穩定。”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這里的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并不是說一點不變,事實上那不可能,而是說預期變動幅度在一定限度之內,而且與其他國家橫向比較,波動幅度小很多,比如印度盧比一年之內就出現約30%的貶值幅度。
外匯局也指出,盡管外匯形勢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但由于國際國內因素的共同作用,近期市場情緒由前期對中國經濟和貨幣前景的過于悲觀轉向樂觀,導致人民幣匯率走勢偏強。
未來資本輸出規模將擴大
對于近來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引發熱錢回流壓力猜測,外匯局回應稱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寬流動性、低利率政策,會刺激資本流入我國,但作用尚不明顯。
“遠期人民幣匯率延續貶值,抑制了境內企業海外融資的熱情。”外匯局稱,“QE3刺激資本流入的作用已被市場提前消化,10月份全球投資風險偏好又有所下降,新興市場股票和貨幣總體均出現了一定回落。”
但外匯局同時認為,世界經濟復蘇、主權債務風險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使市場情緒可能時好時壞并觸發國際資本流動的短期波動。同時,在“走出去”等推動資本有序流出的政策引導下,未來國內資本主動輸出的規模將不斷擴大。
“這種情況下,由于對外直接投資的資本流出是主動的輸出,因此有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地位。”梅新育稱。
同時,梅新育還表示,對外直接投資對國際收支影響,常常是在初期的資本凈流出之后一段時間,由于利潤匯回等原因而轉為凈流入。因此對于我國而言,從長遠來看是一件好事情。”
“面對上述機遇和挑戰,外匯局將加強對跨境資本異常流入流出的雙向監測和管理,繼續加快外匯市場發展,建立健全資本雙向流動的國際收支自我調節機制。”外匯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