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周小川: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要點是減少管制(中國人民銀行)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指導和協調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周小川行長率領中國人民銀行調研組一行赴浙江溫…
國內宏觀
周小川: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要點是減少管制
(中國人民銀行)
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指導和協調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周小川行長率領中國人民銀行調研組一行赴浙江溫州深入了解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有關工作情況,聽取意見建議,指導試點工作,與浙江方面共同研究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啟動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有關工作。
國資委“緊縮”央企境外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
4月10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28號,以下簡稱《境外投資監管辦法》),要求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在境外從事非主業投資。有特殊原因確需投資的,應當經國資委核準。
外匯局將逐步放寬居民境外投資限制
(上海證券報)
國家外匯管理局10日發表專題文章稱,近年來我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得到明顯提升,外匯局將繼續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逐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構建防范跨境資金雙向流動沖擊的體制機制。
“擴進口”提上日程 中國外貿有望更趨平衡
(上海證券報)
與去年同期的逆差不同,今年一季度,因出口增速強于進口,我國外貿實現了6.7億美元的小幅順差。對此,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由于中國在去年第一季度出現了貿易逆差,今年第一季度的貿易順差意味著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將轉正,這也意味著即將公布的第一季度的GDP數據可能高于市場預期。
貨幣商品
一季度順差繼續收窄專家稱利于人民幣匯率維穩
(每日經濟新聞)
3月我國意外錄得53.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致使今年一季度最終錄得貿易順差6.7億美元,并沒有像去年一季度一樣出現貿易逆差。3月貿易順差非常少,這也有利于我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央行昨回籠520億資金
(上海證券報)
央行昨日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8天正回購操作,正回購量為520億元;收益率為2.8%,與上周持平。相比本周近2000億元的到期釋放資金,昨天央行進行的正回購操作規模并不大。
國際經濟
美股周二創下今年以來最大跌幅 道指暴跌1.7%
(網易財經)
美股周二大幅收跌,道指下跌超200點,納斯達克指數跌破3000點。意大利、西班牙國債飆升,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仍未消退;美2月批發庫存報告好于預期;蘋果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百思買CEO辭職。
歐股周二大幅收跌 法國股指暴跌3.08%
(網易財經)
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飆升,兩國股市暴跌。西班牙IBEX35指數下跌226.90點,收于7,433.60點,跌幅為2.96%,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因市場愈發擔憂該國的預算情況打擊了投資者信心。意大利FTMIB指數下跌757.14點,收于14,458.88點,跌幅為4.98%,為去年11月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歐洲重債國嚴重依賴歐央行“輸血”
(中國證券報)
當前,包括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內的歐元區多個高負債成員國嚴重依賴歐央行提供的流動性支持。在債券市場上,西、意兩國的國債收益率紛紛創下階段高點。西班牙國債收益率10日一度上漲18個基點至5.92%的去年11月底以來的新高,而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上漲22個基點至5.57%,創今年2月中旬以來的高點。
日本央行仍留“再寬松”后門
(中國證券報)
日本央行4月10日宣布,維持現有基準利率零至0.1%和寬松政策規模65萬億日元不變。該行在聲明中表示,日本經濟仍面臨克服通貨緊縮和恢復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挑戰,該行將會繼續實行強有力的貨幣寬松政策。該行還公布了旨在幫助日企海外并購的120億美元貸款安排。
伊朗停止向西班牙出售石油 強化自身立場與主張
(中國新聞網)
伊朗國家電視臺英語頻道4月10日報道指出,伊朗已經停止向西班牙出售石油,下一個停售目標可能會是德國或者意大利。此間媒體分析認為,伊朗此舉是在周末的核問題談判前夕強化自身立場與主張。
財經評論
關鍵要讓企業愿意做實體經濟
(人民日報)
今年我國外貿還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首先,出口方面,由于歐元區經濟起色不會很大,所以我們主要看美國,美國經濟復蘇的狀況將直接關系我國的出口增速。但目前來看,美國經濟的復蘇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美國失業率的下降還不穩定,而就業狀態關系到美國居民的消費和我國對美的出口。其次,進口方面,我國經濟疲軟,進口需求放緩;同時,歐美對華高精尖技術產品出口的管制仍不愿放松。
曹文煉:利率市場化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第一財經日報)
三年前,時任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副司長的曹文煉呼吁中國要推進金融改革,他是當時國內力挺中國金融改革的專家之一。今天,中國金融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和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的曹文煉,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地方經濟
滬重大項目建設“搶灘”逾200億銀團貸款
(第一財經日報)
昨日,上海市發改委、上海銀監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聯合召集19家主要中資商業銀行上海分行及有關項目單位簽約滬2012年重大項目建設銀團貸款。本次銀團貸款簽約的項目涉及上海迪士尼、大型居住社區和能源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國家開發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銀行與項目建設單位簽署貸款協議和意向已經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江蘇基本形成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
(新華網)
江蘇省已基本形成“多層次、特色化、廣覆蓋、商業可持續”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2011年全省小微企業貸款突破“萬億”大關,余額達12637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連續3年實現了增幅不低于全部貸款平均增幅的目標,有力地支持了該省實體經濟的發展。
滬臺經貿互動推動中小企業發展
(人民日報)
近日,上海臺灣名品博覽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如期舉行,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出席并致辭。此次展會共有800家臺灣廠商共使用2000個攤位展出超過4萬種商品。在主辦單位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及上海市政府的積極洽邀下,近百家重量級采購商赴滬參加采購洽談會。
產業經濟
中山市公布住房成交價新標準被指低調托市
(上海證券報)
在地方政府為樓市調控松綁屢被叫停的情況下,松綁技巧和隱晦程度正逐漸提高。昨天傍晚,中山市國土資源局網站公布了一份文件,名為《關于我市2011年下半年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通告》。業內人士甚至包括中山市房地產界人士都對此文件表示匪夷所思。
惠港造船破產重整 牽出390余債權人負債超2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
于去年12月啟動破產保護的惠港造船公司(下簡稱“惠港”),或許已經走到了最后關頭。盡管背負大量債務,但啟東市政府人士表示,惠港的優勢仍在,重組并不困難。其認為惠港的資產仍然能夠較為容易吸引到重組者,期待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投資者進場。“比如做特種船或海工船等”。
中國醞釀出臺“海運發展戰略”
(中國證券報)
目前行業處在低迷期,改革阻力可能會比較小,國家也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推動航運業的整體改革。據消息人士透露,面對航運業低迷狀態,國務院日前做出批示,令發改委牽頭成立小組對航運業進行研究,并將研究出臺“海運發展戰略”,以推動行業改革
周小川: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要點是減少管制
(中國人民銀行)
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指導和協調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周小川行長率領中國人民銀行調研組一行赴浙江溫州深入了解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有關工作情況,聽取意見建議,指導試點工作,與浙江方面共同研究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啟動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有關工作。
國資委“緊縮”央企境外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
4月10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28號,以下簡稱《境外投資監管辦法》),要求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在境外從事非主業投資。有特殊原因確需投資的,應當經國資委核準。
外匯局將逐步放寬居民境外投資限制
(上海證券報)
國家外匯管理局10日發表專題文章稱,近年來我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得到明顯提升,外匯局將繼續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逐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構建防范跨境資金雙向流動沖擊的體制機制。
“擴進口”提上日程 中國外貿有望更趨平衡
(上海證券報)
與去年同期的逆差不同,今年一季度,因出口增速強于進口,我國外貿實現了6.7億美元的小幅順差。對此,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由于中國在去年第一季度出現了貿易逆差,今年第一季度的貿易順差意味著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將轉正,這也意味著即將公布的第一季度的GDP數據可能高于市場預期。
貨幣商品
一季度順差繼續收窄專家稱利于人民幣匯率維穩
(每日經濟新聞)
3月我國意外錄得53.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致使今年一季度最終錄得貿易順差6.7億美元,并沒有像去年一季度一樣出現貿易逆差。3月貿易順差非常少,這也有利于我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央行昨回籠520億資金
(上海證券報)
央行昨日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8天正回購操作,正回購量為520億元;收益率為2.8%,與上周持平。相比本周近2000億元的到期釋放資金,昨天央行進行的正回購操作規模并不大。
國際經濟
美股周二創下今年以來最大跌幅 道指暴跌1.7%
(網易財經)
美股周二大幅收跌,道指下跌超200點,納斯達克指數跌破3000點。意大利、西班牙國債飆升,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仍未消退;美2月批發庫存報告好于預期;蘋果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百思買CEO辭職。
歐股周二大幅收跌 法國股指暴跌3.08%
(網易財經)
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飆升,兩國股市暴跌。西班牙IBEX35指數下跌226.90點,收于7,433.60點,跌幅為2.96%,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因市場愈發擔憂該國的預算情況打擊了投資者信心。意大利FTMIB指數下跌757.14點,收于14,458.88點,跌幅為4.98%,為去年11月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歐洲重債國嚴重依賴歐央行“輸血”
(中國證券報)
當前,包括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內的歐元區多個高負債成員國嚴重依賴歐央行提供的流動性支持。在債券市場上,西、意兩國的國債收益率紛紛創下階段高點。西班牙國債收益率10日一度上漲18個基點至5.92%的去年11月底以來的新高,而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上漲22個基點至5.57%,創今年2月中旬以來的高點。
日本央行仍留“再寬松”后門
(中國證券報)
日本央行4月10日宣布,維持現有基準利率零至0.1%和寬松政策規模65萬億日元不變。該行在聲明中表示,日本經濟仍面臨克服通貨緊縮和恢復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挑戰,該行將會繼續實行強有力的貨幣寬松政策。該行還公布了旨在幫助日企海外并購的120億美元貸款安排。
伊朗停止向西班牙出售石油 強化自身立場與主張
(中國新聞網)
伊朗國家電視臺英語頻道4月10日報道指出,伊朗已經停止向西班牙出售石油,下一個停售目標可能會是德國或者意大利。此間媒體分析認為,伊朗此舉是在周末的核問題談判前夕強化自身立場與主張。
財經評論
關鍵要讓企業愿意做實體經濟
(人民日報)
今年我國外貿還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首先,出口方面,由于歐元區經濟起色不會很大,所以我們主要看美國,美國經濟復蘇的狀況將直接關系我國的出口增速。但目前來看,美國經濟的復蘇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美國失業率的下降還不穩定,而就業狀態關系到美國居民的消費和我國對美的出口。其次,進口方面,我國經濟疲軟,進口需求放緩;同時,歐美對華高精尖技術產品出口的管制仍不愿放松。
曹文煉:利率市場化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第一財經日報)
三年前,時任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副司長的曹文煉呼吁中國要推進金融改革,他是當時國內力挺中國金融改革的專家之一。今天,中國金融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和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的曹文煉,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地方經濟
滬重大項目建設“搶灘”逾200億銀團貸款
(第一財經日報)
昨日,上海市發改委、上海銀監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聯合召集19家主要中資商業銀行上海分行及有關項目單位簽約滬2012年重大項目建設銀團貸款。本次銀團貸款簽約的項目涉及上海迪士尼、大型居住社區和能源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國家開發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銀行與項目建設單位簽署貸款協議和意向已經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江蘇基本形成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
(新華網)
江蘇省已基本形成“多層次、特色化、廣覆蓋、商業可持續”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2011年全省小微企業貸款突破“萬億”大關,余額達12637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連續3年實現了增幅不低于全部貸款平均增幅的目標,有力地支持了該省實體經濟的發展。
滬臺經貿互動推動中小企業發展
(人民日報)
近日,上海臺灣名品博覽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如期舉行,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出席并致辭。此次展會共有800家臺灣廠商共使用2000個攤位展出超過4萬種商品。在主辦單位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及上海市政府的積極洽邀下,近百家重量級采購商赴滬參加采購洽談會。
產業經濟
中山市公布住房成交價新標準被指低調托市
(上海證券報)
在地方政府為樓市調控松綁屢被叫停的情況下,松綁技巧和隱晦程度正逐漸提高。昨天傍晚,中山市國土資源局網站公布了一份文件,名為《關于我市2011年下半年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通告》。業內人士甚至包括中山市房地產界人士都對此文件表示匪夷所思。
惠港造船破產重整 牽出390余債權人負債超2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
于去年12月啟動破產保護的惠港造船公司(下簡稱“惠港”),或許已經走到了最后關頭。盡管背負大量債務,但啟東市政府人士表示,惠港的優勢仍在,重組并不困難。其認為惠港的資產仍然能夠較為容易吸引到重組者,期待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投資者進場。“比如做特種船或海工船等”。
中國醞釀出臺“海運發展戰略”
(中國證券報)
目前行業處在低迷期,改革阻力可能會比較小,國家也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推動航運業的整體改革。據消息人士透露,面對航運業低迷狀態,國務院日前做出批示,令發改委牽頭成立小組對航運業進行研究,并將研究出臺“海運發展戰略”,以推動行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