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央行:保護合理合法民間借貸(第一財經日報)昨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民間借貸,應區別對待、分類管理。對合理、合法的民間借貸予以保護。同時…
國內宏觀
央行:保護合理合法民間借貸
(第一財經日報)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民間借貸,應區別對待、分類管理。對合理、合法的民間借貸予以保護。同時,隨著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應將其作為專業放貸人對待。
李克強:加大勞動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支持力度
(中國證券報)
11月10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研時強調,服務業是內需潛力最大的產業,要針對存在的制約因素,加大對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和研發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支持力度。
10月底四大銀行兩天突擊放貸90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
11月10日,知情人士透露,四大國有銀行信貸投放力度近日突然加大,10月30日和31日,一舉投放900億巨量貸款,以致全月新增貸款規模達到2400億左右;受制于居高不下的存貸比限制,十幾家股份制銀行沖刺力度不大,10月新增貸款規模約千億元。
外需急劇降溫 10月出口增速創8個月新低
(上海證券報)
10月份的出口數據漸顯寒意。海關總署10日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出口1574.9億美元,增長15.9%,這一增速不僅低于9月的17.1%,也低于市場預期,并創出8個月來的新低。
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中小企業減稅仍有空間
(21世紀經濟報道)
圍繞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王建翔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加工制造業的微小企業利潤率已特別低,各個環節的成本上升正在給傳統行業造成很大的壓力。他認為,當前仍然有減稅的政策空間。
貨幣商品
本周繼續凈投放670億元 資金面持續寬松
(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周四公布,今日發行的20億元3個月央票利率3.1618%,維持不變;央行并未進行正回購操作,這意味著本周公開市場連續第二周凈投放670億元。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上持續“放水”,促使市場流動性在上月末的短暫緊張之后迅速充裕起來。
大宗商品深跌 經濟遭遇需求“寒冬”
(經濟參考報)
在外盤基本金屬、農產品紛紛大跌的影響下,周四國內商品期貨全線跳空低開,橡膠、塑料開盤封住跌停,PVC、滬銅、甲醇等品種相繼在盤中宣告跌停,農產品期貨部分品種跌幅超過2%。
貿易數據打壓升值預期人民幣NDF現貶值暗號?
(新華網)
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10月出口增速延續低迷之勢。經濟學家認為,在貿易順差下降的趨勢下,人民幣升值的步伐或將放緩。昨天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一交易日走貶122個基點報6.3329,上次高點是11月3日創下的6.3198。本周二,人民幣即期匯價一度創下三周最大單日跌幅。
國際經濟
美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至7個月新低
(中國證券報)
美國勞工部10日公布,經季調后,在截至11月5日的一周里,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比前一周減少1萬人,降至39萬人,低于市場預期的40萬人。此為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顯示就業市場呈現復蘇趨勢。
美國10月份財政赤字升至985億美元
(新華網)
美國財政部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美國財政赤字達到984.77億美元,比9月份的615.5億美元增長近60%,但低于去年同期的1404.3億美元。
高盛面臨158億美元按揭貸款訴訟
(和訊網)
據媒體報道高盛正面臨價值158億美元抵押債券相關訴訟,這一數字比三個月前該華爾街公司公布的規模翻了30多倍。三個月前高盛稱遭受質疑的抵押貸款規模為4.85億美元。而現在該投行高管估計,面對規模大大增加的訴訟,賠償損失需要提高到26億美元。
專家預計明年德國經濟僅增長0.9%
(上海證券報)
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9日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年度經濟評估報告,預計2012年本國經濟僅微增0.9%,低于此前政府預測的1%。
日本國家債務創新高
(上海證券報)
日本財務省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日本國家債務達954.4180萬億日元(約合12.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俄結束18年入世長跑 將于明夏加入WTO
(中國新聞網)
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代表團負責人梅德韋德科夫10日宣布,在相關文件獲得俄議會批準后,俄羅斯將于2012年仲夏之前正式成為WTO成員國。俄長達18年的入世談判終告結束。
連續兩月出手 印尼再次降息
(中國證券報)
印尼、英國央行11月10日召開了最新一輪議息會議。率先公布政策決議的印尼央行“超預期”降息50個基點,以防范外部經濟惡化對該國經濟增長的沖擊。這是該行連續第二次降息。10月11日,印尼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6.5%。
財經評論
從歐債危機再看黃金
(經濟參考報)
意大利公債收益率飆升暗示歐債危機不斷惡化,從而將歐債危機推升至一個新階段,引發市場對歐元區發生信貸緊縮的擔憂,同時也加劇了對歐債危機的擔憂,導致歐元遭大肆拋售,美國股市周三大幅收跌逾3%,標準普爾10大類股全軍覆沒,標準普爾金融類股暴跌5.4%。美元則走強,黃金受到拖累跌至1763美元附近。
意大利危機或催生歐元區分家
(經濟參考報)
由于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飆升突破7%紓困臨界點,造成全球股市大跌。意大利作為歐洲第三大經濟體,不僅大到不能倒,也大到很難救。如今,歐洲恐將面臨抉擇,被迫在要求歐洲央行擴大收購債券或歐元區可能分崩離析之間二選一。危機壓頂下,分析人士預計歐盟地區將進一步“放下身段”,放開更多商業投資項目以吸引海外資金,尋求變相“救援”。
地方經濟
北上廣深新建商品房庫存2780萬平方米
(經濟參考報)
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高達2780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8%左右,新建商品住宅存量創階段性新高。報告預計,四季度隨著開發商面臨回籠資金的壓力,會有更多開發商主動降價,加入打折促銷行列。
中山樓市限價令被指缺乏誠意 僅暫定執行52天
(第一財經日報)
中山市出臺樓市限價政策,但僅僅暫定執行52天。一時間被業內認為,調控政策明顯急功近利,缺乏誠意。業內更加擔憂的是,時間已近年底,多個城市可能因難以完成年度目標而面臨著被問責的風險,紛紛對中山的限價舉措進行仿效。
上海浙江監管部門差異化監管政策支持銀行扶小
(人民日報)
今年全社會信貸資金偏緊,在經濟發達、金融環境成熟的上海和浙江,資金緊張的局面更為凸顯。上海銀監局和浙江銀監局推出差異化、個性化的監管措施,引導銀行機構積極籌措資金、調整信貸結構、優化流程考核,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產業經濟
中山出臺樓市限價令
(每日經濟新聞)
昨日(11月10日),廣東省中山市發布《關于穩定我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將限價標準定在5800元/平方米,且有效期到2011年12月31日。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這明顯是為了應付調控任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
住建部:今年保障房開工1000萬套目標已完成
(上海證券報)
住建部11月10日公布,截至10月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已超1000萬套,實現了年初計劃的目標任務。對此,專家表示,保障房建設進展情況令人欣慰,但下一步工作依然面臨諸多挑戰,需付出更多努力。
煤炭業“十二五”規劃基本敲定重點推進兼并重組
(上海證券報)
10日,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基本敲定,不日有望浮出水面。根據此前各方透露出的信息,“十二五”煤炭工作將明確“大集團、大基地、大礦井、大通道”的“四大”原則,繼續推進兼并重組、發展大型企業集團列為重點任務,目標是億噸級企業由5家增至10家。另外,加大煤層氣利用開發和提高煤礦裝備國產化水平也是“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的方向。
來源:鋼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