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鋼材生意怎么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page]---- 鋼貿商談明年鋼材經營策略[/page] 2010年還剩下最后一個月了,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在辭舊迎新之間,鋼貿商盤點今年的銷售狀況,考慮明年的經營策略,心情似乎有些沉重。2011年的鋼…
2010年還剩下最后一個月了,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在辭舊迎新之間,鋼貿商盤點今年的銷售狀況,考慮明年的經營策略,心情似乎有些沉重。2011年的鋼材生意怎么做?一些經營者心中還沒有一個底。
確實,即將過去的2010年,對于鋼貿商來說似乎沒有太大的收獲,市場的跌宕起伏,價格的大起大落,競爭的日趨激烈,“倒掛”的持續存在,眾多鋼貿商深感如今的鋼材生意越來越難做,賺錢越來越不容易。在采訪中,一些鋼貿公司老總指出:需求不足,供給過多,供需失衡,供大于求,在這樣的市場運行環境下,鋼貿商的經營必然是困難重重,步履艱難。2010年,絕大部分的鋼貿企業,都沒有多少盈利,有的甚至虧損,有盈利的大都是那些參與期貨市場、電子盤(電子交易市場)或從事其它副業的鋼貿企業。
一些鋼貿公司的老總對2010年的鋼材經營情況進行盤點,認為這一年,只有3個月是賺錢的,6個月是虧錢的,還有3個月不賺不虧,算是打平,到年底還是不賺錢或賺錢很少,有的則虧損。一些鋼老板說,現在貿易商的效益都掌握在鋼廠手里,鋼廠讓你賺錢,就可賺錢;鋼廠讓你虧損,就得虧損。商家為廠家打工,到頭來,說不定仍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有家鋼貿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對記者直言不諱說,鋼廠與鋼貿商之間不協調、不和諧的現象依然存在,鋼貿商“上擠下壓”,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從目前的鋼材市場運行狀況來看,鐵礦石、焦炭、廢鋼、油、電、運等價格都在上漲,鋼材生產成本不斷上升,鋼廠效益下降。在這樣情況下,鋼廠無暇顧及鋼貿商的利益,只是將貿易商當作一個融資工具,一道市場防洪墻。這種狀況在2011年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變,這就決定了鋼貿商面臨的經營環境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那么,2011年鋼貿商的經營情況將會如何?鋼貿商如何經營呢?
上海蓋群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東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現在,鋼材價格“倒掛”太嚴重,向鋼廠訂貨的,基本是虧損,沒有賺錢,原因是鋼廠的出廠價格高于市場銷售價格,“倒掛”現象一直消除不了,明年考慮改變資源組織方式,把向鋼廠的訂貨量減少50%,將向鋼廠減少的訂貨量,從現貨市場、期貨市場或電子交易市場去拿貨,以減少價格“倒掛”而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與張東勇的想法一樣,陳金龍這位滬上專門經營冷板的上海鍇鑫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考慮明年的鋼材資源組織方式,基本不從鋼廠訂貨。陳金龍說,由于鋼鐵原料價格的上漲,鋼材生產成本上升,鋼廠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這種情況下,鋼廠不可能讓利于鋼貿商,價格“倒掛”現象不可能徹底根除。因此,明年將在市場上收貨,或在期貨市場、電子盤上拿貨,把好進貨的價格關,改變“貨沒有到就虧損”的狀況。在明知價格“倒掛”而虧損的情況下,不能冒險,向鋼廠訂貨。
由此來看,在組織資源的源頭上,防范市場風險,采取多元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落實鋼材資源,這是鋼貿商明年經營策略調整的一個重點。
2011年,鋼貿商經營策略調整的另一個重點,把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電子交易市場緊密結合,利用三個市場的各自優勢,套保增值,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效應。
在采訪中,一些鋼貿公司總結今年的經營情況,似乎都有這樣的感到,今年在現貨市場上經營的基本虧損,而在期貨市場或電子盤上經營的大都是盈利的,期貨、現貨的盈虧抵消,做到打平,或略有盈利。因此,2011年,鋼貿商將進一步運用“三市結合”的經營模式,運用“套期保值”工具,在期貨與現貨之間進行風險對沖,把利潤鎖定,實現增值。
時下,一些鋼貿公司經營決策者正在用心準備,打好2011年第一仗,力爭實現“開門紅”。根據目前的鋼材市場的運行態勢和供需情況,諸多利空因素,促使鋼材價格震蕩下行,向底部靠攏,而在2011年春節前后,鋼材市場價格會有一波上漲行情,因而在今年年末之前,可以適當囤貨建倉,為明年行情趨漲做準備。
有的鋼貿商確定2011年的貼近市場的四個經營策略:一是不靠鋼廠,多靠客戶,開辟新的銷售渠道,向終端市場要效益;二是少向鋼廠訂貨,多從市場收貨,把價格“倒掛”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三是根據“十二五”期間,下游終端用戶對鋼材的需求,著力開發新的鋼材經營品種,向品種鋼要效益;四是既要從事鋼材現貨貿易的主業,也要兼顧其它的業務開發,多元化經營,主業虧損副業補,力爭總體盈利。
有家鋼貿公司老總提出:鋼貿企業求生存發展,首先是開辟新的銷售渠道,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不能再局限于老渠道、舊渠道,應積極開發新的終端有效銷售渠道,尋求新的商機。抓項目,開發終端市場,就是最大的商機。這些鋼貿公司成立了工程項目部,以抓工程項目開發為導向,拓展新的市場。
有的鋼貿公司提出“全能型”供應模式,如為下游終端用戶進行“信用銷售”,有些老用戶急需采購鋼材,但資金周轉一時有困難,鋼貿企業只要求用戶開具銀行信用證,承諾在一定時間內兌現,就可以提供鋼材,并將用戶所需要的鋼材保質保量按時配送到位。
“全能型”供應模式還體現在加工配送、延伸服務上。一些鋼貿公司老總認為貿易商僅靠單一的鋼材買賣,盈利越來越困難了,要實現營銷模式的轉型和提升,從向終端用戶直供、深加工領域延伸方向轉化,配備專業化的技術人才,建立一支較為完整的工程項目設計、加工生產、經營、質檢、物流等服務隊伍,為終端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服務中拓展市場,在服務中贏得生存發展空間。
鋼材生意難做也得做,但愿2011年,鋼貿商有一個好收成!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歲末年初鋼市如何走? 下一篇:近期鋼管市場暖意融融漲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