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生鐵市場緣何一直滯漲于成品材?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鋼材市場漲勢兇猛,價格節節攀升,鋼坯也是緊隨其后,目前已經接近今年最高位,與此同時,礦石、焦炭等原料價格也在不斷推高,在上下游行情都持續走好的形勢下,緣何生鐵市場一直保持著…
近日,鋼材市場漲勢兇猛,價格節節攀升,鋼坯也是緊隨其后,目前已經接近今年最高位,與此同時,礦石、焦炭等原料價格也在不斷推高,在上下游行情都持續走好的形勢下,緣何生鐵市場一直保持著不溫不火的行情,上漲步伐始終是無法跟上鋼材及鋼坯市場,漲價幅度也與成品材及礦石、焦炭等原料產品不相匹配,這都讓廠商十分不解。
截止目前,上海地區免檢大螺價格4550-4560元/噸,其他非免檢產品價格在4540-4550元/噸,高線價格在4660-4680元/噸,而唐山鋼坯價格在經歷了連續幾天的上漲后,現普碳150坯價格為4160元/噸,165矩形坯價格是4190元/噸;20MnSi坯現款含稅價格在4280元/噸,含稅出廠價。煉鋼生鐵方面:山東地區價格在3400-3450元/噸(現款);山西地區價格在3330-3350元/噸;河北地區報價混亂,基本在3450-3550元/噸;東北地區價格基本在3500-3550元/噸;云南地區價格在3100元/噸左右;內蒙古3010-3150元/噸。
按照當前鋼材、鋼坯與生鐵的差價來看,明顯存在不合理現象,不論是從生鐵與成品材的價差,還是目前上下游的行情走勢來看,生鐵市場都具備著上漲的理由和空間,那為何遲遲難以突破當前窘境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各地節能減排政策的執行,造成鋼廠對生鐵需求量普遍有所縮減,生鐵終端需求受到一定抑制。
二、原料市場一直滯漲于成品材市場。近段時間以來,生鐵價格上漲步伐始終是無法跟上鋼材及鋼坯,漲價幅度也與成品材及礦石、焦炭等產品不相匹配。
三、鋼廠原料采購政策。一般來說,鋼廠基本都是月底或下月初出臺采購價格及采購量,除非月中市場出現大幅波動行情,鋼廠才會中途對采購價格進行調整,否則整月都會一直執行月初所制定的價格。而鋼市的漲跌反映到原料市場上來是有一定的滯后期,倘若鋼價在鐵價醞釀上漲的過程中出現下滑,那么鋼廠對原料采購進一步調價的動作就會停止,這也是為什么在9月下旬,在大家對鐵價攀升寄予更高期望之時,鋼材市場上漲腳步卻戛然而止,從而導致生鐵價格的調整并未達到廠商的期望值。
四、生鐵市場流通性及活躍度不如從前。在鋼產量如此高的形勢下,一些鋼廠都配備了自己的高爐,而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實施,使得單純冶煉煉鋼生鐵的鐵廠已經為數不多,導致生鐵市場流通性及活躍性反不如從前。
五、市場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貿易商可操作空間逐漸縮小。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日益發達,產品價格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鋼廠的采購政策、鐵廠的出廠價格、市場資源的分布,大家對這些都已經十分了解,這也就意味著貿易商可操作空間在壓縮,廠商對后市預判顯得尤為重要,選擇何時入貨,采購量多少,都決定著后期的利潤空間。一些做了多年生鐵貿易的廠商都反映,現在生鐵市場越來越難做,空間越來越小。
由此來看,以上多方因素共同促成了煉鋼生鐵市場為何一直滯漲于成品材,那么短期內鐵市是否能突破當前窘境,鐵價強烈的上漲意愿是否能得以實現,還要看鋼市能否延續當前良好走勢。
截止目前,上海地區免檢大螺價格4550-4560元/噸,其他非免檢產品價格在4540-4550元/噸,高線價格在4660-4680元/噸,而唐山鋼坯價格在經歷了連續幾天的上漲后,現普碳150坯價格為4160元/噸,165矩形坯價格是4190元/噸;20MnSi坯現款含稅價格在4280元/噸,含稅出廠價。煉鋼生鐵方面:山東地區價格在3400-3450元/噸(現款);山西地區價格在3330-3350元/噸;河北地區報價混亂,基本在3450-3550元/噸;東北地區價格基本在3500-3550元/噸;云南地區價格在3100元/噸左右;內蒙古3010-3150元/噸。
按照當前鋼材、鋼坯與生鐵的差價來看,明顯存在不合理現象,不論是從生鐵與成品材的價差,還是目前上下游的行情走勢來看,生鐵市場都具備著上漲的理由和空間,那為何遲遲難以突破當前窘境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各地節能減排政策的執行,造成鋼廠對生鐵需求量普遍有所縮減,生鐵終端需求受到一定抑制。
二、原料市場一直滯漲于成品材市場。近段時間以來,生鐵價格上漲步伐始終是無法跟上鋼材及鋼坯,漲價幅度也與成品材及礦石、焦炭等產品不相匹配。
三、鋼廠原料采購政策。一般來說,鋼廠基本都是月底或下月初出臺采購價格及采購量,除非月中市場出現大幅波動行情,鋼廠才會中途對采購價格進行調整,否則整月都會一直執行月初所制定的價格。而鋼市的漲跌反映到原料市場上來是有一定的滯后期,倘若鋼價在鐵價醞釀上漲的過程中出現下滑,那么鋼廠對原料采購進一步調價的動作就會停止,這也是為什么在9月下旬,在大家對鐵價攀升寄予更高期望之時,鋼材市場上漲腳步卻戛然而止,從而導致生鐵價格的調整并未達到廠商的期望值。
四、生鐵市場流通性及活躍度不如從前。在鋼產量如此高的形勢下,一些鋼廠都配備了自己的高爐,而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實施,使得單純冶煉煉鋼生鐵的鐵廠已經為數不多,導致生鐵市場流通性及活躍性反不如從前。
五、市場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貿易商可操作空間逐漸縮小。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日益發達,產品價格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鋼廠的采購政策、鐵廠的出廠價格、市場資源的分布,大家對這些都已經十分了解,這也就意味著貿易商可操作空間在壓縮,廠商對后市預判顯得尤為重要,選擇何時入貨,采購量多少,都決定著后期的利潤空間。一些做了多年生鐵貿易的廠商都反映,現在生鐵市場越來越難做,空間越來越小。
由此來看,以上多方因素共同促成了煉鋼生鐵市場為何一直滯漲于成品材,那么短期內鐵市是否能突破當前窘境,鐵價強烈的上漲意愿是否能得以實現,還要看鋼市能否延續當前良好走勢。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進口氧化鐵皮報盤維持高位 下一篇:11月10日爐料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