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系市場短期需求向好 不表示整體產業鏈情況好轉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鉻系產品的價格像是做了小型穿梭機一般,扶搖直上。目前國內南非42%粉礦報價39元/噸度,42%巴塊報價49元/噸度。國產鉻鐵報價8000-8100元/基噸。外盤的鉻礦報價也明顯上揚,但是外盤鉻礦的…
近期鉻系產品的價格像是做了小型穿梭機一般,扶搖直上。目前國內南非42%粉礦報價39元/噸度,42%巴塊報價49元/噸度。國產鉻鐵報價8000-8100元/基噸。外盤的鉻礦報價也明顯上揚,但是外盤鉻礦的需求并不如人意。外盤鉻鐵的報價與國內現貨鉻鐵的價格依然倒掛。南非蘭特的貶值可能打破這一僵局。
國內不少供貨商都不能理解本次鉻系產品的價格上揚是如何造成的,都認為不銹鋼產品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作為原料的鉻系產品不應該漲勢如此之猛。那么具體的情況筆者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吧。首先在國內資金收緊的前提下,市場基本是供需情況決定一切。從供需來看,打破山西地區的供需情況的一次出價是在太鋼調整采購價格之后,由于太鋼年前采購補貨的及時,太鋼在節后的采購可謂風調雨順,任何的價格均會有較大的資源送達鋼廠。這也導致了4月采購價格太鋼一再變動最終定價7480元/基噸,依然收獲5.35萬噸資源的原因。但是同時寶鋼和酒鋼因為缺乏山西鉻鐵市場的現貨庫存資源支持,出臺的市場價格與太鋼相比有較大的差異。這樣一來鋼廠采購價格之間的平衡隨即被打破,山西的資源開始外流,過剩的庫存開始下降。下降的庫存不但緩解了部分生產廠家庫存的壓力,同時也增加了鋼廠采購的心里壓力。新年以來,雖然不銹鋼市場因為供過于求的現貨資源影響,市場價格低迷不堪,但是國內不銹鋼廠并未出現減停產的計劃,需求依然存在。
在國內需求可以保障的前提下,二季度的鉻鐵市場價格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波動呢?其實,外盤鉻鐵的二季度定價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希臘在得到了歐元區官方的援助支持之后,歐債危機短期得到緩解,在缺乏外盤鉻鐵支持的情況下,國產鉻鐵的需求自然就會增加,供需的平衡多少都受到了影響。大家也不難看出,港口鋼廠對國內鉻鐵的需求有了明顯的增加。在需求的驅使下,為保供應量,鋼廠只能將采購價格維持在一定的高位,7650-7850元/基噸現款包到的價格,與太鋼的采購價格形成了鮮明的落差。以上便是寶鋼、酒鋼與太鋼采購價格造成高落差的原因。
最后一點,與國內的鉻鐵生產企業脫不了干系,在鋼廠采購價格與需求的支持;整體大環境趨弱的情況下,鐵廠生產、銷售鉻鐵還能保證利潤的話,鐵廠自然就會增加鉻鐵的產量。其次,產量增加的另一個原因是,南方今年的豐水期情況好像比較樂觀,豐水期的到來是南北地區差異最為明顯的轉折點,南方的廠家會乘著豐水期的到來節約成本加緊生產。這樣一來短期內對鉻礦的補充就會非常的明顯。再者,從年前備貨、市場低迷至今,國內鐵廠鉻礦庫存的消耗也基本殆盡,之前因為后期市場不夠明朗,鐵廠以按需采購為主要手段,而此次豐水期的備貨以及鋼廠采購價格利潤的雙重刺激下,需求出現了明顯的增加。那么港口鉻礦資源在需求大增的前提下,即便供過于求的局面存在,價格也會比前期有明顯的上揚。
綜合上述的這些原因,本次鋼廠采購價格會上揚至7800元/基噸,便很好理解,首先太鋼減少了與其他鋼廠采購價格的落差,穩定了當地供貨商的資源外流,其次對其庫存的補充也會大有幫助。第三隨著市場的變化,在有庫存資源與當地現貨資源的支持下,太鋼以一次的采購價格波動重新的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但是國內鉻系價格是不是會因為這樣長期上揚呢?因為供需一直處于偏緊狀態。個人從市場了解的情況感覺,可能性比較低。原因一,本次供需的嚴重失衡是個短期現象,并非長期現象。原因二,鉻礦的漲價是在不穩定的供過于求的局面下進行的,因此只要拋售,價格就會崩盤。第三,歐債危機的再次爆發會造成南非供鐵的壓力,雖然后期南非的冬季產量有所下降,但當地的鉻礦資源也會過剩,而造成的一定的拋售。第四,不知道大家近期是否留意,南非的蘭特貶值嚴重,換言之,進口產品的可塑性就變得越來越高。價格的博弈也會在不久之后體現。第五,豐水期的產量暴增難道不會再次打破供需關系,導致市場的反向運作嘛?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鎂錠市場成交不足 市場持續冷清 下一篇:4月份國內硅鐵出口量小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