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錳礦進口量激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1年11月份進口量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市場共進口錳礦125.2萬噸,環比上月增長72%。其中主要地區錳礦進口量如下:南非錳礦41.7萬噸,占33.3%;澳洲錳礦36.1噸,占28.8%;加蓬錳礦18.7萬噸,占1…
2011年11月份進口量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市場共進口錳礦125.2萬噸,環比上月增長72%。其中主要地區錳礦進口量如下:南非錳礦41.7萬噸,占33.3%;澳洲錳礦36.1噸,占28.8%;加蓬錳礦18.7萬噸,占15.0%;巴西錳礦12.5萬噸,占10.0%;馬來西亞錳礦4.3萬噸,占3.4%。
從錳礦月進口量走勢圖上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11月份錳礦進口量環比10月份有72%增量這應該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雖然根據走勢圖顯示,錳礦月進口量大幅的波動并不算罕見,但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考慮到行情的波動。在行情上行的時候,錳礦進口量大幅增加屬于正常現象,但是如果我們從10年10月至11月11月錳礦價格不斷下行的這段時間里來看,錳礦進口量相鄰兩個月里出現較大幅度增加的就只有今年7-8月以及10-11月這兩段。而8月份環比7月份錳礦出現較大增量根本原因是8月份進口礦錳礦外盤價格下調,且增加幅度也僅為22%。那么11月份錳礦進口量的也是簡單的由于價格下調這個原因嗎?
雖然我們知道,BHP等國外大型礦山11月份錳礦外盤對華報價相對10月份持穩,但是我們還需要考慮錳礦實際成交價格是否有下調及其他國外小型礦山是否下調了價格這兩方面因素。于是我們從錳礦月進口量與金額對比圖上分析,在11月份錳礦月進口量增加幅度是低于11月份錳礦進口金額的增加幅度,當然這并不絕對表示11月份錳礦價格就有沒有下調,因為這可能是由于高價礦和低價礦在相鄰兩月中所占的比例不一樣所引起的。換句話說,就是如果11月份高價礦比例比10月份高,那么即便11月份價格有下調,那么進口金額的增加幅度高于進口量的增加幅度也是正常的。這點我們很容易從8月份相比7月份錳礦月進口量增加幅度也是低于錳礦進口金額的增加幅度上得出結論。從下圖四大主流礦月進口量對比圖我們看出造成8月份錳礦月進口量增加幅度低于錳礦進口金額的增加幅度正是由于來自澳大利亞的高價錳礦所占比重增加所導致的。而在11月份澳大利亞錳礦的進口量增加幅度相對并沒有那么明顯,澳大利亞錳礦在11月份進口總量所占的比例反而是下降的。那么從以上分析來看,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排除11月份進口錳礦外盤價格下調導致進口量增加這個因素,但是至少可以肯定即便有所下調,幅度上也不是很大,至少價格下調的幅度與11月份錳礦進口量環比10月份增加的幅度是不成比例的。也就是說至少還存在其他的主要因素導致11月份錳礦月進口量激增。
既然價格上我們找不到錳礦進口量增加的原因,那么根據經濟學原理,我們只能從需求上分析。要從需求上分析,我們就必須知道在簽訂期貨合同的大致時間。首先我們從文章開頭主要地區錳礦11月份進口量分析可以得出,11月份絕大部分的錳礦是來自南非、巴西、加蓬三地。由于海運時間的滯后,這批錳礦很有可能是在9月底或者10月初的時候簽訂的期貨合約。然后我們站在錳礦簽訂合約的時間點上來看當時的市場需求。在9月份及10月初的時候,錳礦市場雖然仍舊毫無起色,但是硅錳合金價格卻維持在一個高點上,北方港口的成交量也較為活躍且價格并沒有倒掛。而市場接下來根據以往的經驗,鋼廠冬儲又將是一波行情,那么,站在硅錳合金廠及北方港口貿易商的角度,進口一些錳礦就顯得既合情又合理。而且從錳礦港口庫存表中可以看出,一方面這批錳礦并沒有大量在港口堆積說明應該又相當一部分錳礦是直接由硅錳合金廠拉回工廠備用,另一方面北方港口成交較南方港口活躍而庫存量增加的卻比南方港口多上也可以佐證上述結論,即11月份錳礦進口量環比10月份激增主要原因是由于硅錳合金價格維持高位以及市場對后續錳礦走勢過分樂觀導致硅錳合金廠及北方港口貿易商增加了錳礦進口量。雖然11月份錳礦進口量環比10月份增加了72%,但是從數量上來看,如果我們排除2月份(正逢農歷春節)及10月份兩個低點,125萬噸應該可以看做是一個正常的量。
錳礦港口庫存表 |
|||||||
日期 |
天津港 |
連云港 |
欽州港 |
防城港 |
北海港 |
湛江港 |
總計 |
2011年10月14日 |
139 |
26 |
135 |
38.3 |
8 |
19 |
365.3 |
2011年10月21日 |
141 |
25 |
134 |
39 |
8 |
20 |
367 |
2011年10月28日 |
147 |
28 |
124 |
38 |
13 |
22 |
372 |
2011年11月04日 |
150 |
35 |
125 |
34 |
14 |
17 |
375 |
2011年11月11日 |
149 |
33 |
123 |
32 |
13 |
16 |
366 |
2011年11月18日 |
146 |
35 |
115 |
33 |
12 |
18 |
359 |
2011年11月25日 |
148 |
34 |
120 |
34.7 |
11.5 |
15 |
363.2 |
從11月份錳礦進口量分析中,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由于下游硅錳合金市場需求不旺,硅錳合金廠開工率不高,導致直接從國外礦山訂購大量錳礦期貨的合金廠開工生產的合金廠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且考慮人民幣近期的升值情況,即便在外盤價格維持不變的情況下,訂購期貨硅錳合金廠在成本上也較前期到港的現貨更有優勢。那么想要硅錳合金廠放棄訂購期貨而選擇直接采購現貨帶動港口庫存消耗的話,前提就必須是期貨在價格上失去了絕對的優勢。在12月1日,BHP大幅下調了1月份錳礦期貨價格,現貨市場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于是,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在后續的一段時間內國內錳礦市場又將重復著一方面由于價格不存在優勢硅錳合金廠選擇訂購期貨導致現貨市場港口庫存量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港口庫存量居高不下又制約著錳礦價格的上漲,而現貨市場價格的不斷下滑又使得國外礦山不得不再下調外盤報價來拉動自身銷量的循環怪圈之中。錳礦市場想要有所起色就必須要打破這個怪圈。就目前來看,這個怪圈最有可能被打破的點是在國外礦山那一環。也就是說,只有在國外礦山迫于成本壓力不能再下調外盤價格的時候,國內錳礦市場的底部才會真正顯現出來,錳礦現貨市場才會有所起色。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硅鐵市場暫時平穩 等待1月鋼廠采價 下一篇:26日廢不銹鋼市場早報